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抑郁症患者与正常人性激素的差异;性激素水平对不同年龄段抑郁症患者的影响;不同药物治疗后性激素水平的改变以及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抑郁症组80例(男、女各40例),正常对照组60例。以化学发光仪分别测定抑郁症组基线期及疗后8周孕酮、雌二醇、泌乳素、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及睾酮浓度,及正常对照组孕酮、雌二醇、泌乳素、卵泡刺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及睾酮浓度。抑郁症组按年龄跨度分为三组。女性分为:一组:年龄18-29岁;二组:年龄30-41岁;三组:年龄42-53岁。男性分为:一组:年龄18-34岁,二组:年龄35-50岁,三组:年龄51-65岁。抑郁症组分别随机选用文拉法辛缓释剂或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基线期及疗后1,2,4,8周分别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不良反应观察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安全性。分析抑郁症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性激素水平的差异,不同年龄段抑郁症患者各性激素水平的差异,抑郁症患者疗前疗后性激素水平的差异,不同药物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疗效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女性抑郁症患者治疗前血清雌二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促黄体生成素高于正常对照组,睾酮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孕酮、泌乳素、卵泡刺激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女性抑郁症患者血清促黄体生成素仍显著高于于正常对照组,睾酮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组,雌二醇水平升高到正常水平,治疗后女性患者孕酮、泌乳素及卵泡刺激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男性抑郁症患者的治疗前睾酮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睾酮水平较疗前有所升高,但低于正常对照组,泌乳素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男性抑郁症患者雌二醇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经年龄分层以后,女性抑郁症患者治疗后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女性第二组和第三组年龄组治疗后睾酮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男性抑郁症患者各年龄组治疗后雌二醇和睾酮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男性老年组孕酮和泌乳素水平在治疗后也显著升高。与女性患者相比,男性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性激素变化更复杂。经文拉法辛和帕罗西汀分别治疗后,女性患者两药治疗后雌二醇水平均有显著升高,睾酮水平均明显下降,而男性文拉法辛组治疗后雌二醇、睾酮、孕酮均明显升高。以疗效分组,男性抑郁症患者临床痊愈组治疗前雌二醇和睾酮水平明显低于非痊愈组,治疗后临床痊愈组雌二醇水平高于非痊愈组,非痊愈组治疗后卵泡刺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明显高于临床痊愈组。女性抑郁症患者临床痊愈组治疗前雌二醇水平明显低于非痊愈组。男性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HAMD分值与疗前雌二醇水平呈正相关,女性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HAMD分值与疗前雌二醇水平呈负相关。提示不同的抗抑郁药物治疗后,对男女的性激素水平存在不同的影响,而疗前雌二醇水平的变化可能是预测抑郁症患者预后的一个生物学指标。结论:(1)女性抑郁症患者存在雌激素水平的下降,睾酮水平上升。男性患者睾酮水平明显下降,经抗抑郁治疗后女性雌激素水平回复到正常水平,男性睾酮水平有所升高,仍未回复正常。(2)经年龄分层,女性抑郁症患者三个年龄组雌二醇水平治疗后均明显升高,30-53岁年龄段患者睾酮水平明显下降。男性患者各年龄组治疗后雌二醇和睾酮水平明显升高。老年男性患者性激素变化更为复杂。(3)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患者的性激素水平有一定影响,但未使其完全恢复正常,疗效痊愈组性激素变化较明显。男性抑郁症患者HAMD分值与疗前雌二醇水平呈正相关,女性抑郁症患者HAMD分值与疗前雌二醇水平呈负相关,疗前雌二醇水平的变化可能是预测抑郁症患者预后的一个生物学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