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晶锗固液两相流研磨抛光仿真及实验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tmfnxk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晶锗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在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随着相关领域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单晶锗材料加工效率、加工表面精度及表面残余应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单晶锗研磨抛光技术得到发展,目前,提高单晶锗工件表面材料去除速率、抛光后工件表面质量是国内外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抛光过程中材料去除机理没有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为此,考虑实验成本等因素,本文基于非接触模型理论采用仿真的方法分析抛光过程中固-液两相流作用对材料去除速率和表面质量的影响,并搭建实验平台进行相关实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根据材料去除与冲击磨削理论,以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为平台,建立单颗粒冲击仿真模型,分析冲击速度、冲击角度、磨粒尺寸、磨粒材料等因素对单晶锗冲击变形效果的影响。随后建立了多颗粒冲击仿真模型,对实验可控制的磨粒尺寸与磨粒材料两个因素进行仿真,并对冲击后的材料表面变形面积与残余应力大小进行分析。分析可知,抛光时应首先考虑磨粒粒径,然后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磨粒材料与弹性模量。然后,根据两相流作用理论、颗粒动理论及其他相关数学模型,以Fluent有限元仿真软件为平台,根据实际抛光过程中载物盘、试件、抛光液(多相流)、抛光垫四者之间的运动与位置关系建立了固液两相流抛光模型。对影响试件边缘过度磨削的抛光液冲击、磨粒尺寸和磨粒材料三个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仿真分析。分析可知,为保证加工速度,降低边缘过度磨损,可选择尺寸、密度较大的磨粒进行加工。同时,建立了固液两相流抛光实验-检测系统,该实验系统主要由以下设备与物品组成:辅助装置(加热平台、滴料器);UNIOPL-1200S自动压力研磨抛光机;实验材料(抛光液、抛光垫);检测设备(电子天平、粗糙度测量仪、五自由度高分辨衍射仪),展开了单晶锗固液两相流抛光实验。最后,在理论分析与仿真模拟的基础上,利用已建立的实验系统对单晶锗片进行抛光实验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不同磨粒材料与磨粒粒径对单晶锗片固液两相流抛光材料去除速率、表面粗糙度、边缘磨损和表面残余应力的影响。通过实验验证仿真的有效性,并对固液两相流超精密加工工艺的改善提供理论指导。其中选择0.1微米金刚石磨粒可获得最佳表面平整度,验证了仿真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目的:1.分析和总结DM1的临床特征,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2.探讨DM1的分子诊断方法。方法:1.回顾性分析26例由分子诊断确诊为DMl患者的临床资料。2.对29例临床诊断为D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奥美沙坦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EH)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对照研究方法,将40例轻、中度EH患者随机分为奥美
马克思希望建立一种"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使人类得到全面发展"的道德观,他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由经济基础决定,道德来自实践,回归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
文章在总结复杂网络鲁棒性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相依网络鲁棒性研究的重要性。在受攻击节点失效、极大簇外节点失效和过载节点失效的规则下,研究了节点负载容忍度对相依网络的
目的:探讨Mcc950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ARPE-1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损伤组、单纯Mcc950给药组、Mcc950预处
研究目的对比分析MSCT动态增强扫描与MRI动态增强扫描诊断HCC患者TACE术后肿瘤残余或复发的价值及二者判断TACE术后病灶稳定性的能力。研究背景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各类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并且都朝着高层化趋势发展,而这不仅加大土建工程的施工难度,也让建筑基坑越来越深。为了更好的保障施工安全开展,就需要对基坑
随着国家"大众创新、大众创业"口号的提出以及电子商务迅猛发展的态势,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了电子商务这一专业。在创新创业导向下培养电子商务专业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电子商
检律之间的关系是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调整的动态关系。为了回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的需要,我国应确立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监督的检律关系。在律师执业权利保障
目的研究miR-101及其下游靶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在肺癌细胞系A549中的作用。方法 Western Blot及Real Time PCR检测miR-101和RUNX1在A549中的表达情况,上调或下调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