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相比,通过债务进行间接融资无疑是我国大部分企业更为主要的一种融资渠道。融资难、融资贵等现象的存在不仅降低了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也为上市公司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进而还可能掣肘实体经济的发展,增加社会的经济负担。在此背景下,是否有方法能够降低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这不仅是实务界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学术界亟待研究的重点。公司内部的管理者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方针和发展计划,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与管理者能力相关的研究。在众多研究中,大多数文献主要关注的是管理者能力带来的经济后果,目前少有文献深入分析管理者能力的作用机制和路径。基于此,本文以2007-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为研究对象,研究管理者能力对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旨在揭示管理者能力和债务融资成本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发现,管理者能力与债务融资成本呈负相关的关系。与此同时,随着国内外财务丑闻的频繁曝出和经济局势的不断变化,本文比较了在不同审计师类型和金融生态环境下这种关系的大小,凸显了管理者能力在相对恶劣的条件下对于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重要作用。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相比,管理者能力对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效应在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企业中更为显著。与金融生态环境较好的情况相比,管理者能力对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效应在金融生态环境较差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在进一步分析中,本文验证了管理者能力主要通过信息机制和风险机制影响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本文的研究结论为降低上市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的具体内容包括: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对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进行介绍,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为国内外文献综述,主要梳理了管理者能力和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相关文献,并作出了文献述评;第三部分为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主要对信息不对称、信号传递、高层梯队和人力资本等基础理论进行了回顾,并根据理论分析提出了研究假设;第四部分为实证研究设计,主要介绍了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变量定义及说明,并构建了相关研究模型以验证研究假设。第五部分为实证结果分析,主要展示了对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多元回归分析后的结果,根据结果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和稳健性检验;第六部分为结语,主要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从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最后指出了本文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的局限性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管理者能力的角度出发,探析其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两者关系的信息机制和风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