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散文文体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ha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申报》(1872—1949)是中国最早的中文报纸之一,创刊于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在新生旧亡的夹缝中生存,不触及封建制度的弊端下,发展、介绍新思想和新文化。从《申报》所载散文的内容上,可以清晰的了解清朝末年新思想在中国的产生,封建制度如何一步步走向没落,文学在社会动荡时体现的社会价值。本文分三个部分对《申报》散文进行研究,首先,介绍《申报》产生的社会背景,可以从整体上把握《申报》办报的历史条件和办报理念;了解《申报》不同时期的主笔,以及他们的文学思想,能够窥见《申报》的散文选材情况,为进一步研究《申报》散文奠定基础。其次,从《申报》散文中论说文、应用文、记叙文三个方面来研究《申报》散文的特点,以及传统的文学样式在特殊的文学载体——报刊上的异同。最后,通过对《申报》散文研究,从《申报》这一特殊载体,能够更加清楚的看出《申报》散文虽然沿用传统的古典文学样式,但在语言和内容上已经发生巨大变化,推而广之,通过《申报》散文的传播内容,能够把握晚清文学经世致用和革新求实的思想。《申报》作为报章文学的代表,通过对其散文的研究,能够清楚的勾勒出他与之前的文学在思想性、文学性、社会功用上的不同。在传播速度、接受范围、语言发展上的明显优势。这是报章文学巨大的特点和优势,从谭嗣同提出“报章体”至今,作为一种文学样式,研究范围仅仅局限在“报章”上,也就是说对于报章体的研究,大都没有超出对其语言上的研究,而这一点其实质是从梁启超的“新文体”这一角度进行研究的,简言之,语言只能是报章体的一个方面。把报章体的语言以及报章体文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尚属先例。本文以《申报》为研究报章文学的切入点,研究《申报》散文的同时透视报章体的特点以及影响。晚清文学是近代文学的过渡阶段,近代文学的成功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经过艰难的蜕变过程,过渡阶段的晚清文学研究,可以为研究近代文学奠定基础。《申报》作为这个时期的文学研究对象之一,其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目前为止,对《申报》的研究仅仅局限在新闻学、《申报》所刊登的广告、《申报》所体现的女性地位、《申报》文艺副刊的连载小说研究上,对《申报》正刊的散文研究在学界尚属空白,研究《申报》文献价值意义重大。
其他文献
彝族"三道红"婚俗具有极其浓厚的民族特色,但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出现迷失与偏离。之后,"三道红"传统婚俗完成了"回归"并得到重构,这是支撑彝族社会运行的整套伦理道德体系和由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其肿瘤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其特征为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M蛋白)过度生成,极少数患者可以是不产生M蛋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资源,其在能源一次性消费和生产结构中占到70%左右的比例,具有不可替代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工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作为煤炭
近年来,随着医院诊疗病例的数量和种类增加,医患矛盾不断加剧,医疗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不断出现在报刊等媒体上。医疗损害赔偿纠纷在加大医院经济损失的同时,影响了医疗卫生事业
传统的游戏内容站点大多从某款具体游戏的需求出发,为了实现某个或是某些业务需求,构建成封闭的、独立的站点。不同的站点之间不互相共享资源。随着企业业务规模的发展,类似
盛唐时代经济富庶、国力强大、政治清明,为士人展开了一条宽阔的人生道路,士人对人生普遍持一种积极的、进取的态度。大批文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到都城,促使都城书画、乐舞文化
本文以《知堂回想录》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知堂回想录》对新时期以来周作人研究产生的重大影响,并通过梳理新时期以来周作人研究基于《知堂回想录》取得的学术成果,以及对该
文化诗学自90年代以来就引起了学界广泛争鸣。到如今,作为当代中国文艺理论新的生长点,文化诗学的蓬勃发展已然成为文艺理论学科的一个新格局。然而,谈到“文化诗学”这一术
唐代洞庭诗歌是璀璨唐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旨在对唐代洞庭诗歌做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揭示其文化、文学的发展渊源、文本表现的重要特征以及它在唐诗中的独特风采等诸多
人口加速老龄化和高龄化是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农村人口正以快于城镇人口的速度向老龄化发展,且其老年人口数已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70%。作为一个社会弱势群体,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