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31B镁合金板材电致塑性渐进成形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dskvsaklfd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21世纪的“朝阳金属”,镁合金具有低密度、高比强度/刚度、强阻尼、易回收等诸多优点,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结构轻量化和环境保护需求的加剧,更加促进了镁合金在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子通讯等制造业领域的推广应用。然而,镁合金晶格的密排六方结构导致其室温延展性较差,严重制约了镁合金的产业化发展。板材渐进成形作为一种柔性近净成形加工工艺,通过对板材逐次局部成形代替整体成形以提高板材成形性能,是当今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作为高能量场在塑性成形中的应用,电致塑性效应能够显著提高难成形材料的成形性能,被广泛关注,但其电流密度阈值要求高,限制了其应用。单点渐进成形工艺中,工具头与板材接触面积小,能有效满足电致塑性高电流密度阈值的要求。电致塑性效应与渐进成形技术的结合,能够显著提高镁合金板材的成形性能和制件成形质量,推动镁合金成形工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工程价值。本文以提高镁合金板材成形性能为目的,将电致塑性效应引入板材渐进成形工艺,提出镁合金板材电致塑性渐进成形技术,并对其成形工艺、成形机理以及电致塑性效应作用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与机理分析,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镁合金板材电致塑性渐进成形方法,论证了其可行性与技术优势。基于理论分析,对成形系统进行自主设计研究,搭建了电致塑性渐进成形实验平台。针对具体工况,对成形过程摩擦机理进行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电致塑性渐进成形摩擦方式为载流混合摩擦,二硫化钼涂层是其较理想润滑剂,在实现稳定导电的前提下能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结合具体实验平台,对成形实施过程和成形质量控制进行了理论分析,为后续试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2)基于响应曲面分析方法,研究了电致塑性渐进成形各关键工艺参数对板材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显著性。研究结果表明,电脉冲参数对板材成形极限有着最显著的影响,随着电脉冲参数的增加,板材成形极限明显增大;进给速率和层间步进量均与成形极限响应值呈负相关关系,且显著性水平相近,工具头直径对板材成形极限无显著影响;电脉冲参数与进给速率/工具头直径、进给速率和层间步进量存在较显著的交互作用。基于正交试验,研究了电致塑性渐进成形工艺参数对制件成形几何精度和表面硬度的影响规律及显著性。研究结果表明,电脉冲参数是制件成形精度的最显著影响因素,随着电脉冲参数增加,制件几何精度明显提高;较低的进给速率、合适尺寸的中等层间步进量与工具头直径可明显减小制件成形高度误差,而较小的工具头直径可导致斜壁过多弹性变形积累,明显增大成形回弹角度;对于制件表面硬度,只有选择合适尺寸的中等工具头直径时可见其较明显提高,其他因素对其无显著影响。经综合分析,选取电脉冲参数、进给速率、层间步进量和工具头直径分别为80V/400Hz、800mm/min、0.2mm和8mm的参数组合时,板材成形性能和制件成形质量较好。相对室温不加电渐进成形,此工艺参数下的电致塑性渐进成形可大幅提高镁合金板材成形能力。(3)基于成形工艺研究结果,选择合理成形参数,开展了电致塑性渐进成形实验,结合理论分析,从成形过程温度、成形力、应变状态三方面对电致塑性渐进成形机理进行了研究。成形温度研究结果表明,成形板材定点温度由工具头实时位置与工具头实时温度决定,仅在该点处于当前成形区附近时温度较高,且高温阶段持续时间很短;成形温升速率受电脉冲参数、工具头直径、制件成形角度影响,与进给速率和层间步进量无关,与电流值呈正相关,与工具头尺寸和制件成形角度呈负相关。成形力研究表明,板材轴向成形力随加工深度增加,先逐渐增大,后逐渐趋于稳定,最后在电脉冲持续作用下呈现出降低趋势;横向成形力只在工具头运动轨迹的切向产生,无径向力存在,因此,横向力在X,Y方向的分力随工具头圆周运动过程呈正弦规律交替变化且总相差π/2相位;电脉冲参数、层间步进量以及成形角度是影响成形力的较显著因素,其次是进给速率,工具头直径对成形力影响不显著;最大轴向力与电脉冲参数变化呈负相关,与进给速率、层间步进量、工具头直径以及成形角度成正相关。通过试验手段获取了成形板材不同加载路径下的应变场分布以及极限应变点的应变历史,研究结果表明,渐进成形过程板材成形区应变历史为快速急剧变形过程,对于方锥台形件模型直线加载区域,其应变状态基本为平面应变,而圆锥台形件模型为圆周加载,其应变状态向双向拉伸形式发展;较优参数下的电致塑性渐进成形可使镁合金板材达到很高的成形极限。(4)基于控制电脉冲参数的渐进成形试验和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不同电脉冲参数对镁合金电致塑性效应的影响规律,并结合理论模型,对电致塑性效应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镁合金板材的电致塑性效应主要取决于脉冲有效值电流密度,随着脉冲有效值电流密度的增加,板材渐进成形性能明显提高。对于电致塑性单拉变形,板材流动应力随脉冲有效值电流密度的增加逐渐降低,而板材的断裂延伸率在达到一定值后不再增加,甚至呈现出降低趋势,表明镁合金板材的电致塑性拉伸变形存在一个最优电脉冲参数范围。另外,脉冲有效值电流密度对电致塑性效应的决定作用,以及各工艺参数与电流密度的关系,是引发各工艺参数对电致塑性效应存在交互影响作用的原因。电致塑性效应存在非热效应,且其大小由脉冲峰值电流密度决定。在脉冲有效值电流密度相同或相近时,具有高峰值电流密度的电脉冲能产生更加显著的电致塑性效应。电致塑性存在阈值效应,当脉冲有效值电流密度低于阈值时,板材成形性能随脉冲有效值电流密度变化较小,电致塑性效应不明显,而当其高过阈值后,电致塑性效应会显著增加。(5)针对电致塑性渐进成形制件与电致塑性单拉试样,开展了微观组织研究,探讨了电脉冲提高镁合金板材成形性能的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电脉冲可降低镁合金板材动态再结晶温度,加速动态再结晶过程,同时,可抑制断裂孔洞的产生,从而提高镁合金板材成形性能。电致塑性渐进成形过程快速加热、高温持续时间短的特点,抑制了晶粒长大,促进镁合金超细等轴晶粒的产生,为晶界滑移创造了先决条件,促使晶界滑移在较低温度下发生。电致塑性拉伸变形过程中,大参数电脉冲可引发缩颈变形区瞬间高温,使材料发生逆共晶反应(α+β=L),从而在材料内部变形区引发一定量液相的产生。合适数量的液相可优化材料变形机制,使材料延展性提高,但当液相数量过多时,可使晶界弱化,从而导致材料整体延展性的降低。
其他文献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 比较分析宫颈液基细胞学与活检组织病理学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对800例行TCT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接受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对检查呈现阳性患
目的: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
针对传统ID3算法无法处理属性值连续的数据集,设计了一种新的改进算法用于连续评价数据的处理。改进算法先用聚类算法对连续属性值进行离散化,再计算属性的粗糙度作为属性分
数字校园是现实校园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的拓展,其特征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初期以硬件环境建设为主,后期注重信息发布与展示、数据存储与处理、管理与服务等软件应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事故也频繁发生。传统的部门法规在危机面前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缺陷:"环境侵权"概念界定的不全面、环境侵权构成要件在立法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支点,继续深化政府体制各项改革。当前,深化政府体制改革的动力来源及作用方式主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
凉水塔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循环水水质原因导致填料结垢严重,影响布水和除雾效果,出水温度不能满足生产要求,频繁更换填料增加生产成本。通过采用新型填料解决了上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