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羊繁殖性状五个候选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性状关联分析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chenying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动物育种实践中,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对低遗传力性状、伴性性状或表达较晚的性状进行选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这种方法进行山羊繁殖性状改良和选择的前提,是必须找到尽可能多的分子标记。 本研究选取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基因(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receptor IB,BMPR-IB)、骨形态发生蛋白15基因(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抑制素a亚基基因(Inhibin-a subunit gene,INHA)、褪黑激素1型受体a亚型基因(Mel1amelatonin receptor,MTNR1A)和促卵泡素β亚基基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β,FSHβ)为候选基因,以及与FecB(Booroola Fecundity)基因连锁的3个微卫星位点BMS2508、BM143和OARHH35,分析它们在波尔山羊(209只)、海门山羊(54只)、努比山羊(37只)和马头山羊(23只)4个山羊品种共323个样本中的多态性,并对不同基因型与产羔性状的关系进行了探索。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利用Forced PCR-RFLP技术证实:在所检测的波尔山羊、海门山羊、马头山羊和努比山羊4个山羊群体中没有发现FecB基因突变和BMP15基因的FecXI、FecXH、FecXG、FecXB四个点突变。 2.在4个山羊品种抑制素a亚基基因(INHA)中发现G128-A128(Accession number:L28815)突变,该突变引起Hae Ⅱ酶切位点改变;利用PCR-RFLP技术进行基因型判定,发现波尔山羊和努比山羊基因型频率差异显著(P<0.05),努比山羊与海门山羊基因型频率差异极显著(P<0.01);G等位基因可能与山羊高产性状呈正相关。 3.在4个山羊品种褪黑激素1型受体a亚型基因(MTNR1A)中共发现7个点突变,分别是AY524665序列T246-C246突变(引起Xba Ⅰ酶切位点改变)和T278-C278突变,AF419334序列T155-C155突变、A239-G239突变、A277-G277突变、G353-A353突变(引起Bst4CI酶切位点改变)和T425-C425突变,对其中4个点突变进行了基因型判定,其中三个位点(AF419334序列T155-C155突变、A239-G239突变、A277-G277突变)用AS-PCR方法进行基因型判定,AY524665序列T246-C246突变用Xba Ⅰ-RFLP进行基因型判定。 4.4个山羊品种褪黑激素1型受体a亚型基因(MTNR1A,Accession number:AF419334)T155-C155突变用AS-PCR技术判定基因型,并进行性状关联分析,结果发现:波尔山羊和海门山羊基因型频率差异极显著(P<0.01),其它品种间差异不显著;A1等位基因可能与海门山羊和波尔山羊产羔数呈正相关。 5.4个山羊品种褪黑激素1型受体a亚型基因(MTNR1A,Accession number:AF419334)A239-G239突变用AS-PCR技术判定基因,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
其他文献
随着高考综合改革和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落地施行,对于高中教育育人方式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中教育更加注重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综合素质。一个人的综合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前抑郁初产妇妊娠和分娩的影响。方法:收治产妇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措施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也是学生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如何教作文,如何写作文,一直困扰众多的老师和学生。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自己初浅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