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数学模型教学实践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po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将传统的三维目标改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几部分。其中,科学思维部分包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创造性思维等。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归纳,根据一定的问题导向,发散思维,建构出能解决问题的模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科学思维。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如果教师在教学时仍采用传统的讲授式,以教师为主体,往往会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独立思考和对知识总结归纳的能力,乃至缺乏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建构模型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特别是建构模型过程中,通过评价、修订相关模型不仅能发展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激情,使学生更适应时代的发展。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将模型分为物理模型、概念模型和数学模型三类。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当前关于概念模型建构的研究较多,物理模型的应用也较为成熟,但对于数学模型的研究特别是数学模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研究还有待发展。查阅资料后,笔者根据高中生物学内容,将数学模型划分为表格、曲线图、表达式、比例式、柱形图、集合图等六类,这几类数学模型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出现过很多次。此外,笔者对近两年全国卷生物学科中出现过的数学模型进行统计,发现每年均有20%左右的试题与数学模型相关,且题型新颖,覆盖面广。可见,将数学模型融入教学,是新课标的要求,学生发展的要求,也是高考的要求。建构数学模型能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加强学科间联系的同时,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不同类型数学模型的应用,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知识应用于具体情境中。本次研究应用文献研究法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阐述和界定,确定本次研究的方向、思路和方法,根据相关文献整理,将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数学模型划分为六种类型进行研究。然后,分析2019年编著的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及必修2《遗传与进化》,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并将其按之前划分的六种类型梳理出来,详细写出每一类的作用和特点,为教学实践做准备,也为数学模型建构教学提供参考。之后,笔者利用问卷星和学校平板教学的便利,对所在学校的20名高中生物教师及249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当前教师和学生对数学模型的认知、态度、使用情况,分析数学模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意义、存在问题,并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接着,根据调查结果以《细胞的增殖》第二课时、《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第二课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二课时为例,展示了表格模型、曲线图模型、表达式模型和比例式模型在教学中实施的具体案例。最后,笔者以两个班为实验班,两个班为对照班进行教学实践,通过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前后测结果比对,分析建构数学模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有效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析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发现,在必修教材中,可建构表格模型32个,曲线图模型18个,表达式模型11个,比例式模型5个,柱形图模型4个,集合图模型5个。建构这些数学模型能帮助学生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分析,直观描述物质的变化规律,表达不同概念间的关系,表述物质间的数量关系等。2)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和教师对在教学中应用数学模型感兴趣,认为数学模型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概括,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但数学模型的应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数学模型的概念理解不清,自主建构模型较为困难,数学模型在教学过程中受教学时间的限制、学生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的限制、教学设施的限制等。3)教学实践结果表明,使用数学模型教学的实验班与使用传统方法教学的对照班之间的成绩显著检验P值为0.013,科学思维发展水平的显著检验P值为0.037,均小于0.05,具有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对实验班后测成绩和前测成绩比对发现显著性均小于0.05,说明建构数学模型能有效提升学生成绩,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总之,本研究结果发现了数学模型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建议利用生物学教材,开设选修课,发展学生的模型与建模思维,提高建模能力,同时在教学中使用多种数学模型,因材施教,这将有利于高中生物学教学的教学成绩提高、核心素养培养、科学思维发展等。
其他文献
本文以冷水机组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运行数据的数据处理和基于设备经验模型的回归拟合,建立系统的能耗预测模型。为了进一步验证模型的可用性,本文将该能耗预测模型应用于基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优化控制策略,并使用该策略对冷水机组系统进行优化控制。结果表明,能耗预测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1.54%,相关性系数(R~2)为0.968。与常规控制策略对比,基于能耗预测模型的优化控制策
目的:基于广泛靶标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分析乌药醋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UPLC-Q-Trap/MS)技术对乌药醋制前后的化学成分信息进行采集,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所采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发现并鉴定乌药与醋乌药的差异代谢物。结果:运用多元变量统计分析和单变量统计分析,筛选
传统观点认为,右移位构式是一种句法结构,其中一个句子成分移至句尾,而其原来的位置则由一同指的代词或名词短语填充,如Hes always late,that chap和I know her,Jane。本文认为,右移位构式是一种特殊的认知参照点构式,是说话人对同一情景或事件进行不同识解的结果,不涉及移位。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基于英汉语料,探讨了右移位构式的移位问题、句法韵律特点、语义特征及其认知理
无人碾压技术是大坝填筑施工研究的前沿,有助于提高堆石坝施工质量和效率。然而,目前缺乏对多料种复杂施工环境条件下无人碾压系统的研究,且现有的无人碾压多基于RTK-GNSS和毫米波雷达对位姿与障碍物进行感知,缺乏对压实质量、环境障碍物和位姿的多模态感知;现有的无人碾压多采用外挂执行机构的方式进行改装,设备耐久性和稳定性难以得到保证。针对上述不足,采用感知设备、执行设备和控制设备统一设计和集成装配的方式
<正>1.引言Sperber&Wilson(1986/1995)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是一种涉及人类交际与话语理解的认知理论(何自然、冉永平1998),对言语交际和话语分析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到目前为止,关联理论几乎只专注于面对面的言语交际,应用范围一直受到限制。随着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言语模态(verbal mode)越来越多地被其他模态
期刊
<正>骨肉瘤(osteosarcoma,OS)是儿童和青少年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1]。目前的主流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原发肿瘤联合新辅助化疗和辅助化疗。标准的治疗使局限性骨肉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了70%,但是对复发性或转移性骨肉瘤的治疗效果不理想[2]。在转移性骨肉瘤患者中,长期生存率低于30%,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TAO)是发病率高、发病机制不明的主要眼病之一,也是严重危害视力的重要病因之一。它已然影响到大部分甲亢患者的日常生活,使其生活质量直线下降,已引起内分泌科、眼科、核医学科等多个医学领域研究人员及临床医师关注。目前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楚,疗效也未达百分百满意,随着探索发病机制,治疗方案越来越多,除去经典的糖皮质激素
目的 报道桡骨远端骨肉瘤患者肿瘤学和功能学中长期随访结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桡骨高级别骨肉瘤25例,其中桡骨远端20例,桡骨干5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学诊断、外科边界、重建方式、是否复发转移和功能评分作为研究参数,分析桡骨远端骨肉瘤手术治疗的肿瘤学结果、预后因素和功能评价。结果 纳入研究的20例中,男15例,女5例,年龄8~51岁,平均20岁(中位年龄1
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能力与个人品格养成,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理念可以引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来。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理念的意义进行分析,并且利用创建和谐学习氛围与融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主动表演以及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创设良好教学环境等手段,有效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质量。
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转变,逐渐从原有的保守储蓄型走向享受消费型,随之而来的各类服务、消费需求也与日俱增。为了记录美好生活,人像摄影作为众多市场需求之一,其行业规模日益扩大。而"约拍"成为年轻人的生活风尚,在大学生群体中这一需求更为显著。本文主要立足分析线上约拍及其平台的市场现状、发展背景,并通过问卷调查明确目标受众对摄影约拍的态度,进而以基于微信小程序创建的一站式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