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文学批评的文化身份就是文学批评在各种充满差异性的文化思潮和理论实践中所呈现出来的主体文化意识。当代文学批评的文化身份问题是一个多种文化、多种思想和多种话语立场复杂交错的存在对象,如何在超越东方/西方二元对立的框架中对文学批评的文化身份展开一种深度阐释,把现实条件下文学批评文化选择和文化认同的多元文化枢纽节点揭示出来,无疑是一个艰难的任务。本文在宏观阐述文学批评复杂身份处境——东方/西方、本土/全球、市场人文、现代/传统、大众/精英等多种身份内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把问题集中在全球化、市场化和民族化三个领域上,力图有所见识。 在本文看来,全球化的文学批评是传统批评向现代批评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因此它是东方追求“全球化”的结果;与此同时,全球化的文学批评又是拯救东方的文化产物,也就是说,全球化的文学批评本质上是充满东方特色的文化焦虑缓释。总之,我们身处全球化时代的文化漩涡中,我们就必须面对全球化的文化问题考验。不管自觉与否,我们早已主动或被动的具有了全球化的文化身份,我们依循这种身份思考,依循这种身份生活,我们必然要迎接这种身份的挑战,文学批评观念、立场、思维和视域都不得不在全球化的语境中转型、裂变、新生抑或沉沦。 在清理市场文化原罪的基础上,本文着重论述了市场视野中的人文定位话题——俗世化的人文关怀、多元化的思想视野、反思性的认知体系,并指出其观念确立的重要价值。有关民族化的问题中,本文强调指出,对于文学批评而言,现实的问题既不是改造古典批评概念使之适用于今,也不是转换思维,重续传统的文化视野看取现实中的文学事实,而是文学批评如何确认自己的民族身份,或者说是如何辨认自身的民族文化身份,从而使文学批评能够摆脱身份焦虑,在东方和西方之间从容应对。 本文最后以个人化为中心阐述了解决文化身份问题的根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