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传统民居低技术生态设计策略与手法的继承和发展——以北京和徽州新建民居为例

来源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tian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针对现今无论是建筑师还是农民在新农宅建设时对生态的忽视和认识不足,从而导致的居住舒适性较差的问题,从传统民居(以北京和徽州为例)总结山可以利用的低技术生态策略,并利用其原理继承和演绎出适用于新建农宅的生态手段,总结成规则,为建筑师设计新农宅提供理性的依据,并从生态策略的角度对传统民居进行传承。   笔者主要运用实地调研和资料整理的方法进行写作。首先,笔者分别调研了北京郊区延庆和徽州江两婺源,分析了新建农宅的现状并总结了二者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借鉴,确定了北京和徽州两地适用的生态策略,并进行简单的介绍,从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修正和总结了北京和徽州传统民居各自利用的低技术生态策略。然后,笔者通过保留、继承和发展以及修正和增加三个方面对传统民居的生态策略进行归纳和演绎,提炼出适用于新建民居的策略手段。最后,笔者将这些生态设计手法分别运用在北京和徽州农宅的改良方案设计中,用具体的例子来说明这些策略的综合利用。   笔者总结和提炼的生态策略有些是建筑设计的常识,有些则是生态建筑常用的手段。社会文化和建造技术无时不刻在发生变化,使用人群和生活方式也随时在改变,唯一变化缓慢的只有气候条件。笔者认为,应对气候的具体策略会随着建筑技术和使用人群的改变而改变,而应对气候的原理却不曾变化,值得传承。
其他文献
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与更新改造是我国近年来才开始关注的一个新课题。当大多数近现代工业的代表城市进入建设高速发展期后,都面临着原有工业用地重组或迁移所造成的原工业遗产
寒地大学校前区空间作为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校园形象窗口,随着校园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科技地位地不断提升,逐渐成为校园设计实践和规划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对于寒地大学校前区空
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的冲击,传统的百货与购物中心已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体验消费成为市场竞争关注的焦点,体验式商业中心逐渐成为购物中心的发展趋势之
城市眺望景观是城市空间辨识的参照、是城市形象展示的载体,是城市文化记忆的积淀。然而今日中国的城市眺望景观却面临着严重的危机,一方面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
学位
在能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大背景下,绿色建筑能够提高能源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塑造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绿色建筑设计要素众多,过程复杂,必须寻求更理性
工业建筑作为直接服务于工业生产的建筑类型,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我国,工业建筑用地一般占总用地的25—30%;而在一些工业型城市,因拥有一些大、中型企
本文主要以江南地区城市为例,探讨了在当今城市水系不断衰退和城市特色不断丧失的背景下,城市水系与城市特色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城市水系方面传承江南地区城市特色的对策措施。本
我国已经成为老龄大国,同时高龄人口也在快速增长,家庭的养老负担日益增大,需要新的养老体系出现。单一的社会和家庭的养老方式都是不适宜的,只有家庭和社会共同承担的养老体系才
随着教育教学模式的持续改进、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大量实践、校园规划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建筑地域性研究的学术勃兴,寒地大学校园生活区建筑的复合化设计思想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