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学校建设中的知识流动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enxiaoyao12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梳理了前人对知识、知识与学校管理关系研究成就基础上,对学习型学校、学习型学校中的知识概念、性质进行了分析,并把学习型学校中知识流动作为研究重点;对知识流动对学习型学校建设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对学习型学校中知识流动范式、知识流动模型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形成了融实证分析、操作模型分析、案例支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 一、分析了学习型学校中流动知识的性质。在学习型学校建设中,学习的是能够提升学校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知识。分析认为这种知识更多是隐性知识。让这种知识流动起来,提升学校管理效能,这对学校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二、提出了关于学习型学校知识流动范式。在分析中认为学校管理中存在两种知识流动范式,即显性知识流动范式和隐性知识流动范式。本文认为学习型学校中流动的知识更多偏重于隐性知识流动范式。三、提出了关于学习型学校知识流动模型。以隐性知识流动范式作为支撑点,通过对环境、过程、功能的研究,提出了知识流动动力——环境均衡模型、知识流动过程——阶梯模型、知识流动功能——双环创新模型。在构建模型过程中,本文结合北京市海淀区JS小学改革实例进行了分析,为模型应用提供了更为有利的补充说明。 学习型学校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建设过程中也绝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本文从知识流动视角所提出的构建学习型学校模型是具有可操作性的模型,也是学校管理改革中可以效仿的模型。学校变革根本在于使其具有更强的创造力和凝聚力,学习型学校正是这种学校变革的目标,知识流动则是达到这种目标的其中一种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期刊
指出板块构造理论在解释大陆构造中的不足之处,从而在进一步深化板块构造理论发展的同时,构建大陆构造理论体系;通过长期大陆构造研究实践并利用国内外大陆造山带的6个例子提出有关大陆的基本问题,诸如早期大陆起源、超大陆方式演化的大陆演化机制以及大洋和大陆岩石圈的本质不同和构造旋回;说明大陆是由板块构造(包括可能的板块构造远程效应)和大陆自身机制分别形成的组分的拼合体.主张大陆有自身的机制操控它的起源、保存
期刊
学位
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指出,改善人群的健康是卫生服务的根本目标,但除此之外,还应该满足人们对“健康”之外的共同期望,并且让所有家庭在一定的支付能力下卫生支出的比例相同并防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