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二氧化钒粉体制备及掺杂对其光电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c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氧化钒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它在68℃发生从半导体相到金属相的可逆变化,并且伴随着电阻率、磁化率和光谱透射率等物理性质也发生突变。同时它的相变温度在金属化合物中最接近室温,更重要的是通过掺杂可以把相变温度降低到室温甚至室温以下。这就为VO2用作节能材料等新型材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目前研究趋热的一种智能材料。本章以工业级五氧化二钒(V2O5)粉末为主要原料,以白钨酸(WPTA)为掺杂剂,通过沉淀法制得氧钒(Ⅳ)碱式碳酸铵{(NH45[(VO)6(CO34(OH)9]·10H2O}前体,然后热分解该前驱体制得了高品质的纳米VO2粉体。该法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成本低、产率高、操作简便、掺杂过程简单易行,而且其产品的各项性能均较好。并用XRD、XPS、TEM、TG-DTA和DSC等表征手段对掺杂和未掺杂的二氧化钒纳米粉体的微结构和成分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粉体的光、电性能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所得样品VO2纯度较高,样品颗粒呈球形,大小均匀,平均粒径大约为1520nm,并且热解温度、N2流速和保温时间都会对纳米二氧化钒粉体的成分和晶体结构造成影响。通过研究发现掺杂量高于8.02%已不是VO2。并且掺杂WPTA有效的降低了相变温度,二氧化钒的相变温度从68.3℃降低到了非常接近室温的25.6℃,甚至降低到了3.4℃(掺杂8.02%W )。此外,样品在相变前后的电阻突变量可以达到2个数量级。相变温度为25.6℃的二氧化钒样品在相变前后(20℃,30℃)透过率?T%达到了92%,这说明钨掺杂加强了VO2的光学性能,而且这一结果说明我们制备的纳米VO2粉体足以应用到智能窗以及红外探测器方面。
其他文献
  The fungus Pochonia chlamydosporia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biocontrol agents for some most important nematodes.It is easily cultivated in vitro and pro
会议
  质谱技术早在1975年就已作为一种分析化学技术应用于细菌鉴定。蛋白质/多肽是质谱检测的一种靶标,不同种类的线虫之间蛋白质的组成和丰度有显著差异,特别适用质谱技术进行
  Strain Sneb482 (Bacillus megaterium) , Sneb545 (Bacillus simplex) and Sneb183 (Sinorhizobium fredii) were isolated from the soil by Shenyang Agriculture Uni
会议
  Cyst-forming nematodes are a group of economically important plant pathogens worldwide.To date,eighteen cyst nematode species have been documented to occur
会议
  本文系统分析了2010年至2014年4月底深圳口岸线虫的截获情况,共截获线虫28 847种次,分属12科、22属、16种,其中检疫性线虫12种;旅检中截获的线虫种次最多,其次是货检。截获的
氧化铁是中性土壤和酸性土壤中最常见的氧化物,具有较高的活性,很多研究表明氧化铁对土壤肥力的改变及在土壤固碳上有重要作用。本文在对长期施用化肥及其与紫云英、稻草、猪
通过对国内外柴油加氢的各种工艺技术的研究和对标准公司催化剂。 DN3110和DN200在国内应用情况的调研,针对华北石化新建柴油加氢装置所加工原料油的性质、对产品的要求及
  Ditylenchus arachis is a new species infecting peanut in China.It is difficult to distinguish between D.arachis and D.destructor based on morphology.To impr
会议
摘要 课程改革必须进行课程评价改革,构建符合课改的现代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已迫在眉睫。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新课程的使用,原来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有些不能体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学评价方式、方法不是固定的,要鼓励学生自主求索和积极参与,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  关键词 品德课程 课堂教学 评价  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观,这不仅是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
  本文以抗病和感病大豆品种为试材,研究大豆不同栽培方式对大豆胞囊线虫的影响。研究表明,抗线品种合理密植,能够显著抑制大豆胞囊线虫发生,提高大豆产量;抗感品种混播或间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