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克思劳动理论的数字劳动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myloft9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技术绘制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图像,随之兴起的数字劳动也跻身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主要的劳动形式之一。在数字劳动中,资本主义不能驱除的“诅咒”愈发凸显,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如何理解数字劳动,仍需要在马克思劳动理论视角下寻找答案。为此,马克思对劳动的界定、对劳动异化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和劳动解放理论的论述都成为数字劳动批判的叙事关键。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的劳动形态,它的提出要追溯至达拉斯·斯麦兹所提出的受众商品论,这也代表着“盲点”议题诞生。所谓“盲点”是指西方马克思主义没有对传播在资本主义中起到的复杂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此议题在引起学者们激烈讨论的同时也使之开始重新思考资本主义的缺陷,并把矛头指向一种新的劳动范式——数字劳动。数字劳动作为一个新的概念至今尚未有一个准确而全面的定义,传播政治经济学、自治主义、福克斯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数字劳动给予界定。文章基于马克思劳动理论界定了数字劳动概念,即劳动者以数据为劳动对象创造出的满足人们需要的精神产品和数据产品。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型劳动是符合马克思对于生产性劳动的界定的,它符合对于生产性劳动的一般形式和社会形式,并且符合其价值增殖的界定维度,也正是众多用户的无酬劳动为数字企业积累了剩余价值,数字资本得以裂变。马克思认为工厂是工人劳动的主要场所,但现在数字劳动场所变更为数字平台。在平台中算法作为“机器的幽灵”成为必不可少的存在,它在支撑平台运营和发展的同时也把劳动者逐步驯化为流水线中的提线木偶。技术与资本合谋,对人们进行着幻象统治。数字技术让人们看到了更大更远的世界,人对网络和技术的依赖感逐渐发展为崇拜,数字技术开始执行意识形态功能。与此同时,数据作为一种虚拟符号颠倒了人们的现实生活形态,在技术崇拜的加持下,以数据为中心的数字拜物教已然成立。除意识控制之外,资本也积极寻求其他途径加速扩张,而其扩张的主要目的就是用时间来压缩空间以无限延长人们的劳动时间。互联网的发明使工厂的围墙彻底消逝,商品流通实现了“零”时间成本,世界工厂具备了现实形态。虽然数字世界充满了谎言和欺骗,但是不可否认数字技术为人们绘制了未来世界发展的美好蓝图。因此,人们在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自由与便捷的同时,也深陷被数字和算法遮蔽的危机中,主体性也在数字劳动过程中面临被侵蚀的风险,这主要表现为现实的人数据化为“符码生物”,工作和休闲时间逐渐交叉,隐私成为异己化的存在物,情感劳动也被完全纳入了资本主义生产秩序之中。而造成主体性陨落的根本原因在于数字资本逻辑的不断扩张和数字劳动主体自身的迷失。为实现数字解放,恢复数字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需要从主体、社会、未来发展方向三个维度提出举措。从主体维度来说,要推进数字劳动主体进行自我建构,以提高劳动者主体性;要在厘清数字身份的基础上普及数字素养。从社会制度维度来说,要明晰企业行为边界,规范数据使用标准;完善法律法规以打破数字平台垄断。从未来发展维度来说,要建设数字政府以提高数字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发展生产力以消灭私有制,从而促进数字劳动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关闭煤矿地下水多呈现高铁特征,闭坑淹井后残留铁质器件易锈蚀与原生矿物形成地下水多源铁释放体系,加大地下水污染风险,另一方面闭坑矿井水水热资源、空间资源等可以利用,本文针对绿色闭坑与关闭矿井资源利用中地下水污染防控的核心问题,以关闭煤矿地下水中铁的多源为研究对象,基于关闭矿井水文地球化学环境调查与水化学模型刻画,利用水化学分析技术以及微观表征和分析测试技术,开展了水-岩-气三相反应模拟实验,利用电化
学位
残疾人群体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其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以及特殊的生存方式,致使其成为一个发展困难的群体。我国残疾人总数较大,他们和健康人一样,拥有平等参与社会的权利,也可以享受社会发展带来的红利。对残疾人来说,发展残疾人事业,帮助残疾人进行康复治疗,给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和就业途径,提升生活质量,促进残疾群体的社会融合,走进社会,实现自身增值,对实现中国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逐步将残疾人事
学位
随着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作为煤矿井下主运输装备的带式输送机,其智能化改造已迫在眉睫。传统的矿用带式输送机多采用异步电机配合减速器的驱动形式,其驱动效率、可靠性和智能化水平较低,影响着煤矿井下的运输效率和煤炭产量。永磁直驱技术可在不借助减速器等机械装置的前提下,通过变频控制实现带式输送机的低速大扭矩直驱运行,具有驱动效率高、可靠性高、节能效果好等优点,现已成为矿用带式输送机智能化改造的
学位
煤基固废包括煤矸石、粉煤灰等,是煤炭开采及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目前我国煤矸石累计堆放量超过60亿t,以约6亿t/a的排放量逐年增加、粉煤灰每年排放量约为7亿吨,每年约有2亿吨因不能利用而堆积;煤基固废的排放与堆积,不仅浪费土地资源,长期堆积还会有山体滑坡等地质危害的隐患,对矿区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我国学者重视煤基固废的综合处置与利用,其中将煤矸石和粉煤灰,制作成胶结充填材料或者喷浆材
学位
与硬材料相比,软材料的失稳行为在物理机制以及几何形态上均呈现出复杂特征,已成为力学、材料、生物学等众多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同时,表面功能制备、柔性电子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和软组织形态学、软体机器人等重要应用也迫切需要开展典型软材料结构的表面失稳力学研究。然而,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非均匀典型软材料结构的失稳机理仍不清楚,非均匀表界面如何影响软材料结构的失稳行为也未有报道,这些制约着生物医学和柔性电子技术
学位
木质素是由C-O和C-C桥键连接的不同苯基丙烷单元构成的三维聚合物,是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特别是芳香族化学品的重要可再生资源。利用木质素生产高附加值化学品对缓解化石能源的依赖有重要意义。本文用溶剂热还原法制备了氮铁共掺杂碳载体负载的镍基催化剂,在不同铁源、氮碳(NC)比例、煅烧温度、镍源和镍负载量的制备条件下筛选出最优的Ni10%@Fe/NC0.33-800(铁源:硝酸铁;NC比例:0.33;煅烧温
学位
近些年我国公路基础建设发展迅速,一大批长大公路隧道即将修建。仰拱作为隧道支护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大大提高隧道的整体稳定性。同时预制结构已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方向,因此,研究公路隧道预制仰拱结构结构型式及其受力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践价值。本文以甘肃省某钻爆法公路隧道作为工程依托背景,采用资料收集、数值模拟、室内试验等综合研究方法,对钻爆法公路隧道预制仰拱结构型式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其结构
学位
众所周知,非线性现象存在于很多学科领域,如物理,力学,化学,生物和工程技术,这些非线性现象大多可以用非线性微分方程来刻画并阐述其产生机制,而非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析解能够帮助物理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研究波的传播规律,为检验数值解的精确度提供准确的数据,因此一直以来都是本领域的研究热题.本文以ˉ-穿衣法和Riemann-Hilbert方法为主要工具,研究了几类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的孤立波解及
学位
目前,地磁室内定位因其成本低、覆盖面广、复杂度低而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室内环境下WiFi节点广泛部署,基于RSSI的定位方法已经成为室内定位的主流之一。然而,地磁和WiFi定位的定位精度不稳定,且指纹采集工作量较大,采集效率较低。尤其是地磁定位中的一些磁场辨识度较差的室内区域定位精度无法满足要求。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对地磁指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欧式距离特征和邻近点特征模型。欧式距离特
学位
当前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为了抽采煤层瓦斯,一个矿井每年需要施工总长十几万米、甚至数十万米长的钻孔。钻孔在施工过程中会形成海量的钻进数据,这些数据包含大量的煤层地质信息,目前尚未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缺少对矿用钻机钻进过程信息参数监测的技术和手段。为此本文自主研发了一套矿用钻机煤层钻孔钻进参数监测系统,并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践结合的研究方法,完成对该系统的软、硬件开发及现场应用验证。该系统精准识别了煤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