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夫·贝克价值教育理论述评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33e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克里夫·贝克价值教育理论的哲学基础主要是“反省伦理学”。其观点主要来自于亚里士多德以人性为基础的伦理学、霍布斯公开利己主义伦理学、边沁功利主义伦理学、杜威自然主义伦理学和金斯伯格的哲学思想。贝克认为,反省伦理学有许多特点,它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试图不断地确定那些永恒的、基本的人类价值以用于对具体道德问题的反省。反省伦理学的任务和反省价值教育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甚至可以说,贝克的反省伦理学事实上就是一种价值教育哲学。 贝克的价值教育理论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主要叙述三方面的内容:一,贝克对价值的根本看法。贝克认为,学什么,教什么,用什么方法学和教都以了解价值的本质为前提。他认为,价值植根于“人性”或者说“美好生活”,幸福人生或美好生活包含了基础价值的实现。贝克认为,道德源于人的需要、欲望,其目的是促进美好生活的实现。就价值取向而言,贝克认为幸福是平等的,我们既应追求自己的幸福,也应追求别人的幸福。二,对个体道德发展的重新诠释。贝克认为,对人的心理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是探讨人的价值学习和教育的重要背景材料。或许正是由于这种原因,贝克一直关注道德发展的阶段理论。贝克认为“发展”这个词,并不是必然意味着改善,“发展主义”是一个错误的并且是非常有害的观点。他主张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发展意味着对环境的适应。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在道德上是平等的。三,论价值教育实践。贝克以他的哲学观和心理学观为基础,并在批判地吸收以往的人文教育、社会化、价值澄清、直接的价值指导、治疗法、认知发展法、价值分析和推理法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教育实践策略——反省对话法。他主张师生共同学习、平等对话。他既反对单纯的内容的传授,也反对纯粹形式的训练。学校必须既教技能又教内容。 总之,贝克的价值教育理论中有一种后现代精神,其中不乏合理之处。贝克批判地吸收了后现代主义中反基础主义,强调偶然性;反对道德权威主义,倡导道德对话;倡导道德多元主义,鼓励百花齐放的观点。后现代精神在贝克的课程观、师生观、方法观中都得到很好的体现。贝克倡导的对话法。师生平等,既要建立综合的价值教育课程,又要开设单独的价值教育课的观点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有重要价值。贝克根据人的需要界定道德的本质,奠定了道德教育的基石。与“传统派”和“现代派”道德教育理论相比,贝克的价值教育理论具有明显的折衷主义倾向:他从个人需要出发谈论道德教育,但他并不否认社会的重要性;贝克认为他的反省教育理论既有认知因素,也有情感因素,虽然他比较重视价值探究,但并不否认行为的重要性;既承认道德原则的相对性、多样性,又承认普遍性原则的存在;反对道德灌输,又认为直接的价值教学必不可少。贝克倡导的反省对话法,是现代教育的需要,反映了现代社会教育的民主化趋势。
其他文献
服装行业是石狮市经济的核心,国际化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描述了石狮服装行业现状,利用AHP分析了石狮服装行业国际竞争力,为应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呼声,提出了提高石狮服装
当下,民办高校教师的专业素质不能完全适应民办教育发展的需要,已有的支持举措也支离破碎、流于形式.所以,构建专业发展支持体系尤为必要.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是指能为教师
<正>大卫·铃木(David T.Suzuki) 博士现为大卫铃木基金会(David Suzuki Foundation)主席,并身兼科学家、环保活动家和电台主持人等多种身份。三十多年来, 由于他坚持不懈地
1912-1937年,在北京的新兴公共空间逐渐增多的同时,传统的公共空间也得到了发展。政府为改善城市环境和民众健康,对公共卫生采取了积极的行动。作为公共空间中的活动主体,民
我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史,其实就是一个面向时代现状、发现自身制度局限、利用历史眼光和世界眼光对原有电视综艺节目制作的观念与机制的改革创新史。从行政管理体制下的科组
目的分析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奥拉西坦与吡拉西坦治疗的效果以及相关药理分析,以此为临床提供相关指导。方法采用奇偶法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9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
<正>在沼泽地上修建楼房,听起来令人匪夷所思,但福建省南靖县梅林镇的璞山村,确实有一座建在烂泥地上的大型土楼。近三百年来,虽历经风雨沧桑,却依然坚固沉稳,巍然屹立,这就
期刊
<正> 伍迪·艾伦拍了一部活泼生动的假纪录片《泽利格》。该片纪录一个根本不曾存在过的人——泽利格。在影片中间,伍迪加进去一段好莱坞史诗片,名字叫《变化的人》。并说这
巨噬细胞在不同的刺激因子作用下能够分化为具有抗肿瘤活性的M1型巨噬细胞和具有促肿瘤活性的M2型巨噬细胞。肿瘤组织中的巨噬细胞主要为M2型,它们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
《说文句读》是清代王筠的重要著述,但直至现在专门对它进行论述的文章并不太多。本文拟就《句读》的说解内容、方式、特色、成就及失误等方面,从形、音、义三个角度进行论述,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