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质素碳材料的微观形貌调控及其在吸附和光催化领域的应用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or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们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可再生且储量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开发,并应用到环境修复方面。木质素被认为是自然界中储量最丰富且可再生的芳香化合物,工业木质素主要来源于制浆造纸工业以及纤维乙醇产业的副产物,来源广且廉价。木质素的碳含量高达60%,是一种理想的碳前驱体,且含有丰富的活性官能团如酚羟基、醇羟基、羧基、羰基等,木质素的结构和形貌易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调整。因此,其作为碳前驱体还具有优异的灵活性和可设计性。以工业木质素作为碳源,制备具有高附加值的木质素碳基功能材料,并应用于含抗生素废水的处理,可实现工业木质素的高值化利用,同时保护了环境,对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以工业木质素为原料,通过调控木质素碳(LC)的微观形貌,并根据其微观形貌的特点作为碳基吸附剂材料或光催化剂载体材料,应用到模拟抗生素废水的处理中。首先,以钾化合物作为造孔剂,调控得到高比表面积的木质素基多孔碳(LPC),并阐明木质素的结构及微结构对其碳化活化的影响机理,研究LPC对水体中抗生素的吸附性能及机理。其次,利用碱式碳酸镁(BMC)作为模板剂,调控得到木质素基碳纳米片(LCN),作为硫化镉光催化剂载体,制备得到光催化性能良好的硫化镉/木质素基碳纳米片(CdS/LCN)复合物,通过光降解彻底矿化水体中的抗生素。进一步调控木质素碳形貌得到一种具有开口结构的木质素基空心碳球(LHC),将其与环境友好的光催化剂氧化锌复合,得到光催化性能优异的氧化锌/木质素基空心碳球(ZnO/LHC)复合物,应用于抗生素的光降解。最后,综合二维结构和空心纳米结构的特点,调控得到超薄碳纳米片组成的木质素基花状碳(LFC ),与氧化锌复合得到氧化锌/木质素基花状碳(ZnO/LFC)复合物,进一步提高对抗生素的光催化降解性能。主要结论如下:
  (1)以碱木质素和木质素磺酸钠为原料,选取KOH、K2CO3和KHCO3作为造孔剂,800?C条件下制备得到一系列的LPC。利用AFM、QCM-D、SEM、BET、TG、TG-MS等表征手段得出,AL亲水性基团较少,聚集严重且结构密实,KHCO3在AL热解前期释放大量气体,具有膨胀效应,促进其热解,有利于其活化造孔;LS亲水性基团多,结构疏松且延展,KOH在LS热解过程中抑制气体释放,具有稳定其微结构的作用,有利于孔道形成。因此,KHCO3活化AL和KOH活化LS可得到较高比表面积的LPC,分别可达到2084和2770m2·g-1。以上述两种LPC作为吸附剂材料,用于除去水体中的抗生素磺胺二甲基嘧啶(SMT)。动力学模型分析表明,其对SMT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且LSC-KOH具有更快的吸附速率。热力学模型及参数分析表明,其对SMT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拟合得到室温下最大单层吸附量分别为884.1和1012.6mg·g-1,且吸附过程为自发的吸热反应。动态柱吸附和重复使用表明LPC具有实际应用潜力。对吸附机理进行推断,木质素碳与SMT之间主要以化学吸附为主,其中阳离子-π键为主要吸附作用力。
  (2)以木质素磺酸钠为原料,碱式碳酸镁作为模板剂,利用BMC的气相剥离和自模板作用,调控得到具有多孔结构且表面含氧基团较多的LCN。利用SEM、TEM、AFM、BET、Raman等表征手段对LCN进行表征,并推断其形貌形成机理。通过调节BMC的添加量可调控LCN的厚度,LS和BMC质量比为1∶3时,得到的LCN-1∶3厚度最小,约为9nm,比表面积达到749m2·g-1。进一步,通过原位生长的方法,把10nm左右的CdS颗粒均匀地负载到LCN-1∶3,制备得到CdS/LCN-1∶3复合物。当LCN-1∶3含量约为5%时,对SMT具有最高的光降解速率,约为纯CdS的1.6倍。对其光催化增强机理进行分析得出,LCN-1∶3的引入很好地抑制了CdS纳米颗粒的团聚,增加光催化活性位点;另一方面,LCN-1∶3和CdS纳米颗粒间存在强的电子相互作用,促进CdS的光生电子和空穴对的分离。而且,LCN-1∶3的吸附性能对CdS的光反应过程也具有促进作用,同时抑制其光腐蚀。
  (3)以酶解木质素为原料,球形的纳米氧化镁作为模板剂,通过挥发诱导自组装和碳化过程,调控得到具有开口结构且表面含氧基团较多的LHC。利用SEM、TEM、BET、Raman、XRD等表征手段对LHC进行表征,并推断其形貌形成机理。当EHL和MgO的质量比为2∶1,蒸发温度为90℃时,可以制备得到理想的LHC,其壁厚约为20nm,含有约70nm左右的开口,比表面积可达到412m2·g-1。进一步,通过原位生长的方法,把10nm左右的ZnO颗粒均匀地负载到LHC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制备得到ZnO/LHC复合物。当LHC含量约为5%时,对抗生素环丙沙星(CPX)具有最高的光降解速率,约为纯ZnO的2.0倍。对其光催化增强机理进行分析得出,LHC的引入很好的抑制了ZnO纳米颗粒的团聚,增加光催化活性位点,同时,这种空心开口结构还可以使光在内部空腔发生多重光散射,促进光吸收;另一方面,碳壳与ZnO形成共电子体系,促进光生电子和空穴对的分离,拓宽光吸收范围。除此之外,LHC的多孔结构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以捕获反应底物,提高光反应效率。
  (4)以酶解木质素为原料,片形的纳米氧化镁作为模板剂,通过挥发诱导自组装和碳化过程,调控得到超薄且表面含氧基团丰富的碳纳米片组成的LFC。利用SEM、TEM、BET、Raman、XRD等表征手段对LFC进行表征,并推断其形貌形成机理。当EHL和MgO的质量比为2∶1,蒸发温度为100?C时,制备得到理想的LFC,碳纳米片厚度约为4nm,比表面积可达到827m2·g-1。进一步,通过原位生长的方法,把10nm左右的ZnO颗粒均匀地负载到超薄碳纳米片上,制备得到ZnO/LFC复合物。当LFC含量约为4%时,对SMT具有最高的光降解速率,约为纯ZnO的3.0倍。对其光催化增强机理进行分析得出,ZnO纳米颗粒均匀地负载到超薄碳纳米片上,极大地增加了光催化反应的活性位点,同时,超薄碳纳米片组成的花状结构有利于光的透过以及多重光散射,促进光吸收;另一方面,高石墨化程度的碳纳米片可以促进ZnO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拓宽光吸收范围。除此之外,LFC还可以富集反应底物,提高光反应效率。
其他文献
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是解释其毒性水平的基础,剂量-毒害关系是确定其毒性水平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的剂量-毒害关系多是基于重金属全量和效应的回归模型,在高背景和不同有效性污染源土壤中的重金属风险评估具有局限性。本研究采用EDTA-2Na、Mehlich-3和稀HNO3三种提取剂对土壤外源添加铜和镍的有效态含量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浸提态含量的连续估计毒害水平的有效剂量-毒害-土壤性质耦合关系模型,并结
学位
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有害气体排放,并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有害气体的去除是工业过程中重要的环节。通过吸附作用去除气体中有害成分,已经广泛运用于化学工程、冶金工程,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卷烟烟支由于其复杂的燃烧过程,燃吸时形成复杂的气溶胶,其中会产含有少量的对人体有负面影响的成分。通过吸附作用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烟草行业科技工作的重要研究领域。由于卷烟烟气体系
学位
环境污染预警预报技术对保障人体健康及生态安全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预警系统可以在环境污染发生时,对其毒性作出快速反馈,并触发报警,为迅速采取应急措施提供参考。微生物电化学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预警技术,它利用电活性微生物为敏感元件,其工作原理是将环境变化导致的微生物活性变化直接转为电信号的变化,从而实现环境污染预警。该类广谱型传感器的最大优势在于凡是能影响电活性微生物活性的因素,都能够直接以电流变化的
学位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hthalate esters,PAEs)也被称为酞酸酯,常作为工业生产中塑料、树脂和橡胶类制品的增塑剂,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激素。由于PAEs不与塑料基体发生化学结合,导致PAEs不断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在大气、水和土壤中均可被检出,并可通过食品、饮水、呼吸和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生物和人体。由于PAEs具有类雌激素活性,PAEs进入生物体内后与受体结合,使生物正常的内分泌功能失调
学位
制革污泥富含有机质和重金属铬,安全有效的处置是皮革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热处理具有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优势,已成为含重金属有机固废处置的重要手段。然而,制革污泥焚烧过程中存在Cr(Ⅲ)被氧化为高毒性的Cr(Ⅵ)的风险,导致热处理产物仍需进一步安全处理和处置。由于制革污泥的组分复杂性和非均质性以及考虑到工程应用,因此识别并厘清铬的形态转化以及Cr(Ⅵ)的形成机制是含铬固废热处理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
学位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作为一种新型吸附分离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种类繁多及工艺可控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学术界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未经改性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表面活性基团较少,吸附能力弱,不易直接用于成分复杂且重金属离子浓度较低的废水的处理。本论文采用具有优良吸附性能的天然吸附材料(壳聚糖、粘土、植物单宁)对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进行复合改性,以期制备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均具有亲和
学位
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是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用于降低和去除NOx气体的大多数系统都存在成本高、运行条件特殊、耗时长等缺点。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寻找除传统方法以外的其他方法来去除NOx。光催化法具有显著的优点,是一种环保和经济的创新处理技术。用于空气净化的传统光催化剂主要有氧化钛(TiO_2)、氧化锌(ZnO)和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等。g-C_3N_4是最有前景的光催化材料,它的
学位
类金属硒(Se)和碲(Te)均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VIA族。由于它们的高光电导率和热导率等功效,近年来对Se和Te的需求大量增加。人和动物每天约需摄入40μg/天的微量元素硒,但过量的硒摄入(>400μg/天)则有毒。Te对所有生物均具有很强的毒性,即使其含量低至1μg/m L。将四价硒酸盐[Se(Ⅳ)]和四价碲酸盐[Te(Ⅳ)]分别还原为Se(0)和Te(0)是一种解毒机理,这个过程为环境中类金属
学位
锰污染是全球酸性土壤上主要的植物生长限制因子,它不但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植物修复技术是治理锰污染土壤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优选适合的修复植物则是应用该技术的关键。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具有生物量大、生长速度快和生态适应性广等优点,并且锰耐性强,是锰污染土壤修复的理想候选材料。虽然植物锰耐性方面的研究已有报道,但植物整个生活史对锰胁迫的响应以及锰
学位
金属酸洗、电镀、刻蚀、采矿、细菌发酵工程等工业生产过程产生海量富酸废水,富酸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是现代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扩散渗析(DD)酸回收是一石二鸟的技术,实现了富酸废水中酸与金属资源的分离及回收。阴离子交换膜(AEM)是酸回收扩散渗析装置的核心组件,现有商业膜有限的酸扩散系数(_()+)及分离因子(S)要解决海量酸性废水资源化利用的问题所需要膜面积及设备体积巨大,工程造价高。扩散渗析回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