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散渗析废酸回收用阴离子交换膜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pe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酸洗、电镀、刻蚀、采矿、细菌发酵工程等工业生产过程产生海量富酸废水,富酸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是现代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巨大挑战。扩散渗析(DD)酸回收是一石二鸟的技术,实现了富酸废水中酸与金属资源的分离及回收。阴离子交换膜(AEM)是酸回收扩散渗析装置的核心组件,现有商业膜有限的酸扩散系数(_()+)及分离因子(S)要解决海量酸性废水资源化利用的问题所需要膜面积及设备体积巨大,工程造价高。扩散渗析回收酸技术的现状亟需开发同时兼具高的酸扩散系数(_()+)及分离因子(S)阴离子交换膜。本论文从功能导向出发
其他文献
我国矿山每年因采矿、选矿而排放的废水量达12~15亿t,矿山在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酸性矿山废水(Acid mine drainage,AMD)已成为矿区主要的污染源。传统AMD处理技术采用人工化学物质(如添加石灰、石灰石、氢氧化钠或其他碱性物质)来处理,主要通过化学反应提高AMD的p H值进而降低重金属的浓度。而利用湿地系统进行AMD的处理技术是替代传统化学处理的一种重要技术,主要是通过湿地系统内
学位
土壤重金属的赋存形态是解释其毒性水平的基础,剂量-毒害关系是确定其毒性水平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的剂量-毒害关系多是基于重金属全量和效应的回归模型,在高背景和不同有效性污染源土壤中的重金属风险评估具有局限性。本研究采用EDTA-2Na、Mehlich-3和稀HNO3三种提取剂对土壤外源添加铜和镍的有效态含量进行研究,建立了基于浸提态含量的连续估计毒害水平的有效剂量-毒害-土壤性质耦合关系模型,并结
学位
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有害气体排放,并对人类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因此有害气体的去除是工业过程中重要的环节。通过吸附作用去除气体中有害成分,已经广泛运用于化学工程、冶金工程,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卷烟烟支由于其复杂的燃烧过程,燃吸时形成复杂的气溶胶,其中会产含有少量的对人体有负面影响的成分。通过吸附作用降低卷烟烟气中有害成分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烟草行业科技工作的重要研究领域。由于卷烟烟气体系
学位
环境污染预警预报技术对保障人体健康及生态安全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预警系统可以在环境污染发生时,对其毒性作出快速反馈,并触发报警,为迅速采取应急措施提供参考。微生物电化学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预警技术,它利用电活性微生物为敏感元件,其工作原理是将环境变化导致的微生物活性变化直接转为电信号的变化,从而实现环境污染预警。该类广谱型传感器的最大优势在于凡是能影响电活性微生物活性的因素,都能够直接以电流变化的
学位
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hthalate esters,PAEs)也被称为酞酸酯,常作为工业生产中塑料、树脂和橡胶类制品的增塑剂,是一类重要的环境激素。由于PAEs不与塑料基体发生化学结合,导致PAEs不断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在大气、水和土壤中均可被检出,并可通过食品、饮水、呼吸和皮肤接触等途径进入生物和人体。由于PAEs具有类雌激素活性,PAEs进入生物体内后与受体结合,使生物正常的内分泌功能失调
学位
制革污泥富含有机质和重金属铬,安全有效的处置是皮革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热处理具有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优势,已成为含重金属有机固废处置的重要手段。然而,制革污泥焚烧过程中存在Cr(Ⅲ)被氧化为高毒性的Cr(Ⅵ)的风险,导致热处理产物仍需进一步安全处理和处置。由于制革污泥的组分复杂性和非均质性以及考虑到工程应用,因此识别并厘清铬的形态转化以及Cr(Ⅵ)的形成机制是含铬固废热处理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
学位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作为一种新型吸附分离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种类繁多及工艺可控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学术界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的广泛关注。然而,未经改性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表面活性基团较少,吸附能力弱,不易直接用于成分复杂且重金属离子浓度较低的废水的处理。本论文采用具有优良吸附性能的天然吸附材料(壳聚糖、粘土、植物单宁)对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进行复合改性,以期制备对废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均具有亲和
学位
氮氧化物(NOx)的排放是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用于降低和去除NOx气体的大多数系统都存在成本高、运行条件特殊、耗时长等缺点。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寻找除传统方法以外的其他方法来去除NOx。光催化法具有显著的优点,是一种环保和经济的创新处理技术。用于空气净化的传统光催化剂主要有氧化钛(TiO_2)、氧化锌(ZnO)和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等。g-C_3N_4是最有前景的光催化材料,它的
学位
类金属硒(Se)和碲(Te)均属于元素周期表的第VIA族。由于它们的高光电导率和热导率等功效,近年来对Se和Te的需求大量增加。人和动物每天约需摄入40μg/天的微量元素硒,但过量的硒摄入(>400μg/天)则有毒。Te对所有生物均具有很强的毒性,即使其含量低至1μg/m L。将四价硒酸盐[Se(Ⅳ)]和四价碲酸盐[Te(Ⅳ)]分别还原为Se(0)和Te(0)是一种解毒机理,这个过程为环境中类金属
学位
锰污染是全球酸性土壤上主要的植物生长限制因子,它不但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而且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植物修复技术是治理锰污染土壤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优选适合的修复植物则是应用该技术的关键。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具有生物量大、生长速度快和生态适应性广等优点,并且锰耐性强,是锰污染土壤修复的理想候选材料。虽然植物锰耐性方面的研究已有报道,但植物整个生活史对锰胁迫的响应以及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