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Es促进ROS的产生激活P38MAPK/JNK信号通路诱导大鼠内皮祖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xin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由来源于机体骨髓、外周血等部位的单个核细胞分化而来,可分裂增殖成为成熟的血管内皮细胞,因此能够促进血管的新生并具有强大的损伤血管修复功能。目前,糖尿病血管病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威胁,而对糖尿病所致的血管病变发病机理的大量研究表明,该过程中EPCs的凋亡起着明显的作用。细胞凋亡是细胞由自体基因调控的,自主的、程序性的死亡过程,当各种原因导致EPCs内钙、磷水平急剧升高,则可导致细胞凋亡并形成凋亡小体。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是指机体内的脂质、蛋白质以及核酸等游离基于无酶作用条件下,自发的与各种还原单糖反应所生成的稳定、不可逆转的共价结合物,是高糖环境下诱导细胞凋亡的主要物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AGEs几乎不表达,而在糖尿病患者中AGEs的表达明显增加,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病理过程。而这一过程中细胞体内众多的生物传导信号通路均参与其中,尤其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即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组信号通路,有研究报道称抑制氧化应激反应(Oxidative Stress)同时亦可抑制AGEs诱导的EPCs凋亡。因此本实验主要通过观察体外AGEs是否通过氧化应激激活MAPK信号通路从而诱导大鼠骨髓源性EPCs凋亡及其具体的机制。方法:采用脱臼SD大鼠颈椎的方法处死SD大鼠,后于75%酒精中浸泡消毒20分钟。消毒后将SD大鼠置于紫外线照射后的超净工作台中,使用解剖器械分离大鼠胫骨及股骨,完成分离后,采用含有1%肝素的无菌PBS液冲洗股、胫骨骨髓腔直至骨髓腔变成无色透明为止,将冲洗液收集,高速离心机离心后小心收集离心管底部细胞,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培养和分离大鼠骨髓源性单核细胞,成功分离出单核细胞后,采用清洁巴氏管吸取细胞悬液后均匀滴于6孔板之中,初次换液为3天,后换液时间为每隔3-4天,使用倒置显微镜定期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并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经Di I-ac LDL和FITC-UEA-1双荧光染色的EPCs。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经不同浓度的AGEs(50ug/l、100ug/l、200ug/l)以及200ug/l浓度AGEs干预处理不同时间(6h、12h、24h、48h)后EPCs的凋亡率,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对EPCs中凋亡蛋白Bax及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以及JNK和P38MAPK信号通路磷酸化产物的活化情况;使用分子探针(DCFH-DA)检测200ug/l浓度AGEs干预处理不同时间(3h、6h、12h、24h)后EPCs中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表达量;NAC(抗氧化剂)预处理EPCs1h后使用200ug/l AGEs干预24h后检测ROS表达的含量以及Bax蛋白相对表达量;为进一步证明P38MAPK和JNK在EPCs凋亡具体机制中的作用,分别使用经典的JNK抑制剂SP600125(20um)和P38MAPK的抑制剂SB203580(20um)干预EPCs1h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促凋亡蛋白Bax、凋亡抑制蛋白Bcl-2和JNK、P38MAPK磷酸化产物的活化情况。结果:将骨髓中的单个核细胞成功分离后,采用EGM-2完全培养基于专用细胞孵箱中培养3天后观察,见70%以上的EPCs贴壁,并呈圆形,少有呈椭圆形、梭形或纺锤形,孵箱继续培养至第7天后,镜下可见EPCs生长迅速,此时观察已可见细胞初步呈集落样生长,以上细胞再次培养至14天后,再次镜下观察可发现细胞出现典型“铺路石”样、漩涡样生长。后为明确所培养细胞为EPCs,取出孵育7天后的EPCs进行鉴定,采用DIL-ac LDL与FITC-UEA-1“双吞”实验,使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鉴定细胞,经DIL-ac LDL染色后EPCs表现为红色荧光,而EPCs结合了FITC-UEA-1后则表现为黄色荧光,红黄荧光双染色细胞被证明为EPCs。所有细胞经干预之前均采用不含血清的基础培养基“饥饿”处理24h。后分别予以不同浓度梯度(0ug/ml、50ug/ml、100ug/ml、200ug/ml)AGEs-BSA干预、刺激EPCs24h后,凋亡细胞比率随着AGEs浓度的增加而进行性升高,凋亡率分别为5.94%、9.83%、24.81%,以及200ug/ml浓度AGEs-BSA分别经不同时间点刺激(6h、12h、24h、48h)细胞凋亡呈时间依耐性增加,但24h时为顶峰,凋亡率分别为15.83%、22.75%、27.86%、23.24%,促凋亡蛋白Bax相对表达量同样也呈时间、浓度依耐性增加(24h时达到顶峰),而凋亡抑制蛋白Bcl-2相对表达量则呈时间、浓度依耐性降低。同时Western blot检测P-P38MAPK、P-JNK、T-P38MAPK、T-JNK蛋白含量的表达,随着AGEs-BSA浓度(0ug/ml、50ug/ml、100ug/ml、200ug/ml)的升高P-P38MAPK、P-JNK的相对表达量呈浓度相关性增加(分别为P-P38MAPK,0.28±0.01、0.33±0.01、0.41±0.02,vs Medium组,P<0.01,n=3;P-JNK 1.08±0.02、1.36±0.01、1.75±0.01,vs Medium组,P<0.01,n=3)。而随着时间的变化P-P38MAPK在24h内呈时间相关性增加,24h时相对表达量达到顶峰后逐渐下降,P-JNK相对表达量在12h内呈时间相关性增加,12h时达到顶峰后逐渐下降,无论是时间还是浓度的变化,T-JNK和T-P38MAPK的表达量均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经过DCFH-DA检测200ug/l浓度AGEs干预处理不同时间(3h、6h、12h、24h)后EPCs中ROS的表达量,可见随着时间的增加EPCs内ROS含量的生成亦呈上升趋势(DCFH-DA荧光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4.41%、119.49%、131.36%、128.32%vs Medium组,P<0.01,n=3),于12h时达到顶峰,后逐渐下降。而在加入抗氧化剂NAC过后,ROS的产生、Bax凋亡促进蛋白含量的表达均明显下降DCFH-DA相对荧光值明显减少为98.21%vs133.51%(p<0.01,n=3),而Wester Blot检测Bax蛋白含量的表达明显降低(0.86±0.01vs0.24±0.01,P<0.01,n=3),同仅采用200ug/ml AGEs-BSA干预的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在加入JNK抑制剂(SP600125,20um)后,同浓度为200ug/ml AGEs刺激组相比Bax、P-JNK表达明显减少(分别为0.95±0.01vs 0.40±0.01,P<0.01,n=3;1.05±0.01vs 0.25±0.01,P<0.01,n=3),而Bcl-2的表达明显增加(0.19±0.01vs0.59±0.01,P<0.01,n=3)。在加入p38MAPK的抑制剂SB203580(20u M)预处理后,同浓度为200ug/ml的AGEs-BSA刺激组相比Bax、P-p38MAPK表达明显减少(分别为0.95±0.01vs0.29±0.01,p<0.01,n=3;0.80±0.01vs0.41±0.02,P<0.01,n=3),Bcl-2表达明显增加(0.19±0.01vs0.62±0.01,p<0.01,n=3),同样T-JNK及T-P38MAPK没有发生变化。结论:1.AGEs可促进EPCs内氧化应激反应的产生从而诱导EPCs的凋亡;2.AGEs通过P38MAPK/JNK信号通路诱导EPCs的凋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Scleraxis慢病毒载体介导hAMSCs后体外向人韧带成纤维细胞分化的潜能与效果。  方法:1)取人羊膜经胰酶和胶原酶消化分离hAMSCs,反复贴壁纯化后进行表型鉴定;透射电镜观
期刊
目的:随着MRI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多发性硬化的诊断标准也有了相应的修改,本研究通过收集的临床病例对比旧的多发性硬化Poser诊断标准与2005年新的McDonald诊断标准在对于M
目的:制作脊柱结核干酪样病灶非活体模型,探讨全内镜技术用于脊柱结核干酪样病灶模型时能够清除病灶范围的大小,为全内镜治疗脊柱结核实验研究及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化脓性脑室炎伴脑室积脓极为罕见,我们报道的这例患者进行了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本例患者在CT和MRI上的表现具有特征性,主要表现为双侧侧脑室内积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