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都”结构中“都”的隐现规律及其成因探析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548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是现代汉语中的常用词,“每”经常加上数量词组来表示全体,副词“都”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在表示范围的意义上,“都”是一个表示总括的全称量化词,通常对名词性成分进行全称量化。“每……都”结构也是我们日常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经常看到的句式,这个句式中“每”和“都”都有表达全称量的意思,但是我们发现“都”并不是在所有的这样句式中都可以出现的。因此,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分析“都”在“每……都”句式中什么时候不可出现、什么时候可不出现、什么时候必须出现。本文基于国家语委语料库以及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首先论述三种情况出现的条件,然后从“每”在句子中的量化需求、“都”的语义指向以及谓语动词的语义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原因,总结“都”在“每……都”句式中的隐现规律。本文分为五个小节:第一节: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第二节:对“都”不可出现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分析原因。通过对众多语料的考察。总结出“每+数词+量词+名词”中的数词不为“一”的时候,以及数量短语直接充当谓语的时候,“都”在句中不能出现;并通过“每+数词+量词+名词”的不确定性以及“都”和数量词组的语法性质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第三节:对“都”可不出现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分析原因。总结出“都”可不出现的情况包括:谓语后出现数量词组、“每”字结构做状语、句中出现其他副词、句中出现停顿以及“不同”类集合性谓词的出现;其中“都”可不出现一方面是为了满足“每”对句子量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受到其他成分的阻隔以及谓词语义的影响。第四节:指出“都”必须出现的情况,归纳出“都”的出现与否关键还是看句中有没有可满足“每”对句子量化所需的变量成分。第五节: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得出结论。
其他文献
应用传统天然产物化学的技术提取分离和鉴定茶叶中的天然产物,或者应用现代高通量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对进一步探索茶叶中的活性成分和开发茶叶的经济价
自2011年初腾讯推出微信至今,微信用户已经突破5亿,并呈现出良好的国际化发展势头。从早期主打社交功能,发展到今天的功能众多、包罗万象,微信正从手机应用向全方位的互联网
伴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开放政策,人才、资本、信息等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改革原有的传统人事行政管理方式,
本论文以《敦煌文献P.2494<楚辞音>残卷研究》为题,主要依据敦煌唐写本隋僧道骞《楚辞音》残卷影印本,对其进行录文、注释和校考,并对《楚辞音》残卷的概况及其近百年来前辈学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把握着教育的方向和原则,肩负着培养综合性高素质人才、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使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
以高校高水平乒乓球队为例,论述了直拍生胶打法运动员的训练方法,即发球与发球抢攻、接发球与接发球抢攻、正手攻球、相持、防守、直拍横打训练等。
目的调查了解MSM人群不同同伴网络群的性行为特征及其与HIV感染的关系;探索建立适合我国MSM人群特征的高危性行为同伴网络干预方法,并通过现场干预研究确定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是赣西的中心城市之一,宜春话是赣方言宜浏片区的代表方言。作者发现在宜春话中频繁出现一个句尾词“去了”,使得句子有“正在……了”或者“快要…
在平果县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种草养牛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然而,在当前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种草养牛的问题,不能保证符合当前的经济发展需求。因此,在平果县种
从主体功能区划的视角,在全面分析兰州经济区内各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内各级城镇中心性分析确定中心城市,结合区内各地发展现状,统筹考虑兰州经济区未来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