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金融动员途径选择研究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5349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政金融动员是国民经济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财政金融动员理论主要聚焦于战争条件下,实际上等同于战费筹措理论,因此,对财政金融动员途径选择的研究也就是对战费筹措方式选择的研究。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在其著作中都对这问题进行过探讨,庇古和凯恩斯则进行了专门的分析研究。国内研究起步于抗日战争时期,以韩亮仙和董问樵为代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库桂生、朱庆林、郝万禄等国防经济学家也对其进行了探讨。总体来看,现有研究有两点不足:其一,研究背景主要局限于大规模战争中期,而现代国民经济动员要求同时面向战争和非战争性危机,且一个危机的完整处置过程包括初期、中期和后期,这些阶段都需要进行财政金融动员;其二,研究不够系统化,缺乏系统的途径选择决策标准和经济学理论框架,且分析不够全面。本文主要采取规范分析和案例实证分析结合、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文章认为,财政金融动员途径选择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其本质是公共支出决策问题。因此,可以借鉴公共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思想,即考虑在实现既定动员目标(以特定的速度筹集到特定的危机处置经费)前提下,寻找动员成本最小的财政金融动员途径或途径组合。根据危机不同阶段的特点,本文将财政金融动员分为危机应急、危机持续和危机后期三个阶段,并在成本-效果的理论框架下分别对这三个阶段的途径选择进行了规范分析,发现一些影响选择的因素。 1、危机应急财政金融动员的目标是快速筹集危机处置资金,能够实现该目标的动员途径主要有动员财政储备、动用国际储备和预算支出应急调整。各动员途径的主要成本是由于牺牲资金其他用途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在实现既定动员目标的前提下比较各应急财政金融动员途径的成本,可以发现,财政储备由于专款专用性质,机会成本较小,因此危机时应该首先被动员。当财政储备不足时,国际储备和预算支出应急调整之间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国际储备规模和危机对国际收支冲击这两个影响因素,一般来说,国际储备规模越小、危机对国际收支冲击越大,就越应该选择预算支出应急调整,反之,则应选择动用国际储备。预算支出应急调整中,削减不同支出项目产生的机会成本也不同,因此有必要对预算支出的调整顺序进行选择。本文主要根据各财政支出项目对产出的影响来确定其机会成本大小。 2、危机持续财政金融动员的目标是持续筹集危机处置资金,在该阶段,对资金筹集速度要求不高,对资金筹集的持续性则要求较高。能够实现该目标的动员途径主要有增加税收、扩张银行信用和增发公债。文章对持续财政金融动员途径选择的判断依据即是在在实现既定动员目标的前提下比较各途径或途径组合的动员成本。 3、危机后期财政金融动员问题鲜有人提及,本文这里首次进行了系统分析。首先,文中明确了危机后期财政金融动员与应急、持续财政金融动员目标和途径的不同。危机后期财政金融动员的主要目标由处置危机转变为向灾后重建工作提供资金支持;由于危机后期经济的复员主要体现在受灾企业的恢复重建上,财政金融动员的主要任务即是为受灾企业提供融资帮助。 本文在实现既定动员目标的前提下,对各危机后期财政金融动员途径进行成本比较,发现一些影响税收杠杆与财政投融资之间选择的因素:当危机冲击程度较小、影响范围和波及企业较多时,应该以税收杠杆为主要动员途径;除此之外的其他条件下,应以财政投融资为主要动员途径。通过对财政投融资的两种方式进行比较发现,偶发性、破坏性巨大的危机,其超出政策性银行贷款审批能力的那部分融资需求应该通过担保方式予以解决;而规律性、破坏性有限的危机,则应主要以政策性银行直接贷款方式动员资金。
其他文献
国外学者对基金规模与基金风险调整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由于我国基金的历史很短,国内对基金规模与其风险调整业绩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利用我国2003年12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本文首先回顾并购动因理论和并购活动业绩评价理论方面的研究文献。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方法,以2004-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非上市公司股权或资产的963起并购交易进行实证研究,并
学位
期刊
在各国金融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由于各具特点,均被采纳过。在1992年之前、金融体制改革之初,我国实行以银行为主体的混业经营,国有银行涉足证券、信托等多种金融
学位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当今中国,政府把发展的重点放在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上,即要在发展的框架中体现对人类赖以生存环境的保护,既要对各种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自然资源和能源进行合理开采、使
本文研究转型过程对民航飞行专用技术的重新定价,为分析国有企业改革中出现的一种劳资纠纷提供理论框架。随着改革开放激发了需求的快速增加,以及管制开放的不断深入,技能专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作为推动保险业快速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保险技术创新对于提升保险业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保险业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我国保险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发展历程,同样也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