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的选举权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9876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纷纷离开乡村来到城市务工、生活,导致流动人口群体规模越来越大。在经济、制度、社会等多重因素下,流动人口生活在城市的“边缘”,成为特殊的社会阶层,没有享受地方政府和社会的平等对待,其权利经常受到侵害。在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流动人口权利保护问题已经引起高层重视和全社会的关注。选举是人民通过投票方式选择利益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活动,是实现“人民主权”的重要环节。按照我国《选举法》的规则设定以及选举实践中的非规范化操作,流动人口选举权的行使和被选举权的实现陷入了层层困境并导致与选举制度产生了强烈的冲突和矛盾,给制度体系及其运作带来了新的问题,而且直接影响到选举的结果和质量。本文从流动人口的选举困境入手,从多个层面分析了其给选举制度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深入探究了造成上述问题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
其他文献
当今,政党政治早已成为不可遏止的是时代潮流波及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5000个左右的政党。政党政治作为近代政治文明的产物,其核心所在就是实行政党
2008年2月1日,《住宅共用部分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开始施行,改变了我国不同的法律规范在维修资金问题上长期存在矛盾的局面,也有效地解决了维修资金在交纳主体、使用、管理等
龚育之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宣传战线的重要领导人,文理交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他的理论和学术研究主要涉及两个领域:一是科学技术论和自然辩证法;二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理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总体收入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农民的收入问题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近几年来,农民收入问题越发成为
2007年1月5日,第七次全国民事审判工作会议在济南隆重召开。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会上首次提出“司法和谐”概念,并要求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努力创建和谐的诉讼秩序,着力维护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