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条件下的农民增收研究——以华东地区C村为例

来源 :天津商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jack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总体收入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农民的收入问题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近几年来,农民收入问题越发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本文以华东地区C村为例,描述村庄的发展现状,研究农民的收入问题,试图找出制约农村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作者通过与村民访谈获得包括经济收入在内的各方面信息,对经济收入的数据使用Excel处理。主要采取实证分析的研究方法。 文章首先对C村进行概述,然后对C村村民收入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基本收入即劳动者报酬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是C村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和村民增收的重点。(2)家庭经营收入约占C村总收入的60.76%,其中非农业经营收入在各项收入中位居第一,约占43.25%,粮食收入仅占约7.47%。(3)劳动者报酬收入约占C村总收入的36.63%,其中企业打工收入约占34.53%,是村民增收的又一重点。(4)商业、运输业和建筑业是C村村民增收的三大支柱产业,约占村总收入的52.41%。(5)最高收入组主要从事运输业发家致富,最低收入组主要依靠小规模零售商业增收。(6)C村村民内部的收入基尼系数约为0.37,尚处于合理范围,但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7)人均总收入与劳动力负担系数呈明显的负相关。(8)从最低收入组至最高收入组,家户总收入和人均总收入都与初中以上户数呈明显的正相关,但最高收入组的初中以上户数比次高收入组略低。(9)各种收入水平与获取工资性收入的人数呈明显的正相关。 关于C村村民增收的建议,主要包括:(1)国家从政策上为农民松绑,废止一切阻碍农民发展和自由流动的政策,同时政策向农村倾斜,在人、财、物上加大国家对农村发展的扶持力度。(2)基层政府应转变职能,以农民增收为工作重心,领导和监督村委会的工作,为农民增收做好各方面的服务工作。(3)村委会应由素质高、能力强、甘愿为农民吃苦受累的人担任。(4)发挥全体农民的主人翁精神建设农村,监督村委会和上级政府的工作。
其他文献
当今,政党政治早已成为不可遏止的是时代潮流波及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有5000个左右的政党。政党政治作为近代政治文明的产物,其核心所在就是实行政党
2008年2月1日,《住宅共用部分维修资金管理办法》开始施行,改变了我国不同的法律规范在维修资金问题上长期存在矛盾的局面,也有效地解决了维修资金在交纳主体、使用、管理等
龚育之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宣传战线的重要领导人,文理交融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他的理论和学术研究主要涉及两个领域:一是科学技术论和自然辩证法;二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