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博物馆的艺术呈现方式研究

来源 :中国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leng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博物馆体系建设日臻完善,数量如雨后春笋般与日俱增。在此量变的基础上,各个博物馆也根据自身的市场情境、发展规模和未来方向侧重多元化和专题化的改变。近年来专题博物馆也在数目和种类上都有很大的发展。本文以国内外专题博物馆中的饮食博物馆作为研究对象,以其现状、发展、特征、呈现方式等调查研究为基础,对艺术管理在其运作中的呈现方式与对策问题进行分析。该研究有助于推动饮食博物馆最大化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藏品价值,以超越时代发展的前瞻性眼光打造经久不衰的文化艺术内容。在饮食博物馆发展的现状情境下,采用艺术学和管理学等理论指导,从饮食博物馆空间中物与物的对话、人与物的交互、人与人的交流三个角度,系统地探讨其中的艺术呈现方式。在视觉性呈现层面,艺术管理者对博物馆资源进一步深挖,使历史文化以视觉的方式呈现,渗透入历史与建筑、展品与展具、展陈空间、展览等方面,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共同保证饮食博物馆的源动力和其生生不息的发展;在社会性呈现层面,艺术管理通过对研究者与学习者的交流、管理者与参与者的交流、受众与受众的交流三方面的介入,共同促进饮食博物馆的社会美育职能、艺术传播效用与时代下的人文关怀。本文试图验证饮食博物馆中艺术呈现方式的适用性和有效性,并将博物馆公共教育、社会美育和在地发展等议题融入其中,以受众的观看角度出发,审视饮食博物馆的呈现是否满足其发展的需求,从而进行可行性和展望性的探索。
其他文献
在城市化过程中,中小城市也像大城市一样经历着扩展过程,对于“城市扩展地带”这一特殊地域而言,在发展建设时往往会面临许多问题,比如:城市文脉的丢失、农业用地被侵占、公园乡村性的缺失等。针对上述问题,如何解决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浙江“德清县、长兴县、临海市”三个中小城市扩展区的公园为研究对象,围绕城市规划、城市农业、文脉主义相关理论知识的支撑,结合扩展区民众需求意愿调研问卷,通过采用实地案例
学位
日本明朝体是日本最重要的正文字体之一,它的设计随技术、阅读、审美等因素不断创新发展。本文以日本明朝体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其发展历史与相关字体设计展开应用性研究。首先,从明朝体在中国明代形成和演进入手,梳理其与印刷术的关联性。中国古代典籍向外传播后,明朝体对汉字文化圈其他国家的印刷文字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日本的和刻本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随后,西方印刷技术和东方雕版技术结合催生出以“美华体”为代表的
学位
本文通过对大量传世书画作品和文献的梳理,钩沉出宋末元初书法家金应桂的一系列资料,对其生平、传世作品、文献中著录作品及其书法的取法来源和影响作一详细考证,使大家重新认识书坛上这一湮没已久的人物。在梳理其传世作品过程中,尤其详细论证了当今学界普遍认为是姜夔书法代表作的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跋保母志》长卷墨迹本并同卷中王易简、吕同老等人题跋及《契兰堂法帖》刻本中传姜夔书《跋保母志》实皆为金应桂手书抄录本,进
学位
蜡通常作为媒介材料,很少被用作当代首饰艺术创作的主体材料。但蜡材料质感独特,可塑性强,可赋予的色彩也非常丰富,是一种十分有潜力的综合材料。本文首先深入了解了不同种蜡材料的性质,研究了蜡材料重塑成型的各种技法,并对运用相关技法制成的相关艺术作品进行了创作技术、技巧方面的学习;之后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以蜡为材料的当代首饰作品中,归纳出了蜡材料运用的不同方向——它既可以模拟其他综合材料或物体的肌理,也可以
学位
从时代背景出发,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摄影影像艺术的萌生,使当代数字技术的发展逐渐打破了现实与虚幻的边界,现实与虚幻成为了当代绘画艺术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图像的出现给人类视觉感官带来了新的体验,人们被各种各样的图像所包围,传统的观念不断地被“吞噬”,到今天的“图像”几乎消解了“绘画”的地位。米歇尔·波利曼斯(Michael Borremans,1963-)富有表现力的绘画作品,在现实与真实的界限上往来如
学位
易琼是积极投身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版画家之一,曾获中国新兴版画60周年纪念奖。其具有作为社会先锋代表的木刻家的刚毅、坚韧与勇敢的气质,她把这些品质融合在自己的刻刀之上,创作出的作品是一部以共情的眼光、战斗的情绪谱写的,在旧社会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民团结抗争、拥抱新生的历史。易琼之名在中国近现代木刻版画的历程中虽然没有其他木刻名家般如雷贯耳,但其作品与生平艺业是中国新兴版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桂林、重庆
学位
商代是一个青铜文明兴盛的时期。商初,青铜器开始成规模的生产制作,并迅速渗透到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因青铜铸造时需要用泥模,所以同时期精细陶器也在青铜铸造的带动下迅猛发展。而河南地区是古代文明开端与成长的主要区域,对河南地区出土的商代陶器纹样进行研究,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原地域文明成长的脉络。河南地区商代陶器纹饰主要有几何形纹饰和动物形纹饰两类,其中动物形纹饰深受青铜器纹饰影响,刻印在陶器上的饕餮纹
学位
本文着眼于苏州名士张凤翼的艺术生活,考察嘉靖至万历年间,在商品经济兴盛、科举之路壅塞的情势下,士人如何积蓄文化资本、构建社会声望、经营文化产品,从而实现不同于政治理想的人生价值。明代中叶以后,苏州成为经济最进步的城市之一,士人以苏州为中心广泛开展交游活动,乃有在考德问学、游观山水之外求取名利之动机。社会资本在连续的人情往来中得以增长,成为一种实际的或潜在的资源。士人借助此种资源构建社会声望和地位,
学位
18世纪,欧洲绘画正处于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的过渡时期,风格丰富而多变,其中就有从风俗画派生出来的幻想画[Fancy Pictures]。作为幻想画的重要创作者之一,托马斯·庚斯博罗[Thomas Gainsborough]吸收法国与弗兰德斯画家的绘画风格,结合英式自然主义,以幻想画形式呈现作品,形成其独特的风格。他采用类似于剪辑师的创作方式,将乡村人物与风景进行重组,对现实生活进行再创造,试图阐
学位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之外的精神追求不断提升,民众对艺术等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多的兴趣与追求。由于许多艺术作品,尤其是当代艺术作品比较晦涩难懂,公众并不能完全理解,这让艺术展览中观众互动与体验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而随着博物馆学的发展,博物馆的重心从“以物为中心”发展至“以人为中心”,当代的艺术展览也因此发生了巨大变革,越来越开始注重吸引观众,注重与观众的互动和体验。当代艺术展览中观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