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比较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wei83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到目前为止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已实现全体国民的全覆盖。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后,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医疗服务水平的改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问题,而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对医疗保险付费方式进行积极的改革探索和合理整合,可以达到不同寻常的效果。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们的医疗服务需求呈现刚性持续增长,急剧加重了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负担。目前,中国医疗保险费用支出和人均医疗费用增长速度迅猛,远远在同期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水平之上。要维护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平稳运行,必须加强对医疗保险基金支出的管控。医疗保险基金流出的一个关键途径就是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其是控制医疗保险费用的至关重要环节。按照中国现行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制度的安排,医疗保险机构应该发挥自身的作用,通过采取合理的付费方式,在控制医疗费用快速增长方面有所作为。
  一直以来,医疗保险机构对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研究和选择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保持医疗保险基金的平稳运行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医疗保险的发展及覆盖面的扩大,如果依旧依赖过去比较单一的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将很难适应当前及未来医疗保险发展的新局面。能否在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内,通过建立一种多种付费方式相互结合的医疗付费体系,实现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在本文中,正是出于这样的想法,从医疗保险机构以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创新为研究对象的立场及观点出发,通过对合理、有效的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研究和探索,以达到控制医疗费用和保证参保人医疗服务质量的目的。
  文章从分析中国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发展现状入手,对当前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对相关利益方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借鉴发达国家现有的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和国内一些典型地区创新的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提出多元化的医疗费用支付体系的建立,并通过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有效抑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
  本文一共分五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及观点如下:
  第一章是导论。简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即为什么创建多元化、科学、合理的医疗付费体系;并对国内和国外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相关研究做了简要的归纳和综述;同时阐述了文章的内容结构、研究方法、研究特色与创新以及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是对中国社会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剖析。本章从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现状分析入手,分别对当前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五种付费方式做了简单的介绍。通过深入的分析和实地调查,论文认为中国目前的医疗保险制度运行存在付费方式参差不齐、付费标准核算欠科学,付费方式改革成效不大等问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和当前的研究,提出医疗保险机构作为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方和医疗服务的需方代表,需要创新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来解决现存的问题。
  第三章是不同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对相关利益方的影响比较。主要是从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对医院、医生行为、参保人的影响以及对医疗费用控制的效果分析四个方面来展开。通过对上述四个方面的论述和研究,从中找出能够尽可能保障彼此的需求,均衡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相关利益,并且有效地对医疗费用进行控制的比较有利的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同时也对各种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对医疗制度中相关因素的不利影响进行一定的控制,为下文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医疗付费体系提供相应的理论和现实依据。
  第四章比较分析国外几个发达国家(美国、德国、日本、英国、新加坡等)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和中国上海、北京、常德、镇江、四川等地在医疗保险付费方式上的创新做法,同时对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及中国现行几种付费方式的运行效果进行评估。研究认为,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积极探索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过程中要针对本国的现实情况,需要有完善的法律体系做支撑,同时明确医疗保险机构在医疗体系中的定位,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疗费用支付体系。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和新加坡等国都对适应他们的医疗付费制度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形成了相对比较科学的医疗付费体系,对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有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国内典型地区的研究主要是介绍了一些典型地区现有的医疗保险付费方式,通过对这些地区的改革成效进行评估,提出其中的启示意义。借鉴其他国家的付费方式改革成功的经验和中国试点地区的先进做法,探索科学、合理的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对下文的医疗费用支付体系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五章是中国社会医疗保险费用控制与付费方式改革的建议。通过分析现有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不足,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分别从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技术性改革和相关的制度配套建设两方面,对中国当前的付费方式进行改革和完善,最终建立起适应中国特色的科学、合理、多元化组合的医疗保险付费体系。具体建议和政策思路是:总额预付为基础,预付制和后付制有机结合、科学确定付费标准、探索门诊医疗中按人头支付、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建立健全谈判协商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等。通过上述体系的建立和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的配合,真正的建立起来科学、合理、有效的医疗费用支付体系,达到抑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实现医疗保险基金平衡的目的。
  本文的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是:结合中国实际,比较研究了不同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对医疗保险相关利益方的影响路径和效应,并深入分析了不同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对次(人)均费用、医疗总费用控制的效果。论文写作过程中理论研究与实地调查并重,对不同医疗保险付费方式及其影响的比较研究视角,具有一定创新性;同时相关研究结论对可为中国医疗保险付费方式的选择和改革提供参考建议与政策依据。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并成为一个典型的“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国家。一方面,中国的老龄化呈现出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发展速度快、城乡倒置等特点;另一方面,随着传统城镇化推进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等)受到严重挑战,特别是农村土地养老保障功能日趋弱化。因此,如何圆满的解决中国日趋严峻的城乡居民养老问题成为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国家从2009
学位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统筹层次不高,各地养老基金分散管理,劳动者跨区就业受到阻碍,制度无法更大程度地发挥互助共济功能等问题存在已久。民间关于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的呼声逐渐引起中央重视,“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等相关字眼开始在《社会保险法》、“十二五纲要”、党的十八大报告等国家文件中出现。基础养老金的全国统筹意味着地方权利向中央权利的移交,即养老基金资源及其征管用等权责要在中央与地方、地方之间甚至部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