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我国IT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探讨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IT产业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IT制造业不断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我国凭借稳定的政治环境、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巨大的国内市场,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全球IT制造业基地和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中心之一。面对机遇与挑战,我国IT产业应该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目前普遍存在的三种观点是: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专注于最终产品组装;集中力量投入尖端核心技术研发,在短时间内实现赶超;由IT制造业起步,走一条从代工生产到自有品牌的发展道路。 通过对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发展IT产业的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并结合对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和IT产业现状的分析,本文将适合于我国的IT产业发展道路归结为:持续扩大IT制造业企业规模,树立有国际影响力的民族IT品牌。对于IT制造业企业,通过扩大规模,企业将更有能力投入产品研发和设计,同时生产成本将更具竞争力;对于品牌厂商,在这个IT制造业微利化的时代,通过提升品牌价值来提高产品附加值,是企业面临的必然选择。 本文对国内IT制造业企业应如何从OEM走上ODM的道路,以及IT品牌厂商应如何推动自有品牌国际化的战略进行了重点论述。通过分析IT业界知名跨国公司发展过程中经历的转型、再造、并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提出我国IT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在发展道路上可能要面对的问题,以及在制订长远规划时要慎重做出的选择。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大量外资企业进入我国,并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本文将这类主要由外资企业构成并带动配套企业成长的产业集群称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世界各国新一轮竞争的焦点,也是我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自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
建国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来加以支撑的,在投
计数数据在很多领域(如生物医药,公共卫生等)都有着很重要的应用,为了分析这类数据,许多研究者采用了形式简单的泊松分布,但是泊松分布均值等于方差的严苛要求又是很多实际数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大量增加,社会财富也不断增加。民营企业的发展受到资金短缺的约束。在正规金融不能满足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的情况下,民间金融在我国得到了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