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世界各国新一轮竞争的焦点,也是我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举措。自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开始提速,但也出现了重复建设,低端锁定,政府支持效率不高,创新绩效低,金融支持效率低等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不如人意,这说明尚缺少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因此,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和机制,自然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运用CAS理论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和机制,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的制定并指导其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理论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文章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视为一个复杂适应系统(CAS),并从 CAS理论的视角研究其发展规律和机制。全文共有8章。第1章是绪论。第2、3章是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第4-6章是本文的理论核心。第4章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CAS分析的理论框架,首先基于CAS理论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系统,然后分别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系统的主体适应性和空间网络结构,以及受限生成过程和时间演化,在此基础上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多主体交互适应性演化规律;第5章从CAS空间网络的视角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学习机制,包括适应性学习过程、适应性学习能力和适应性学习模式;第6章从CAS时间演化的视角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涌现机制,包括涌现过程、涌现模式和涌现效应。第7章是实证分析,以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为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学习、涌现现象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力进行实证检验。第8章是全文总结。 本文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CAS理论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既注重主体能力,也关注主体间关系的架构能力;既关注空间结构的优化,又重视时间结构的演化,从时空结合的视野将产业创新、产业集聚和产业融合等现代产业发展新趋势和特征纳入CAS分析框架,更深入地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律性,为构建系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理论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二是基于CAS理论揭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交互适应性演化规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不是单一因素的孤立作用,也不是多因素的线性叠加。战略性新兴发展的基本动因就是产业主体、创新主体、市场主体和政府主体等多主体交互适应性及其与金融机构、生态环境、国际竞争与合作等环境因素的交互适应性,其发展的路径是集聚共生演化,其发展的方向是通向混沌的边缘,其发展的方式是产生涌现现象。三是基于CAS理论揭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系统多主体间的适应性学习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学习就是人力资本、知识、技术、信息等资源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多主体间流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各主体通过多方面持续搜索、适应性游走与适应性跳跃相结合、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系统的结构复杂性、适度的变革等途径,不断提升其适应性学习能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学习有政府主导型、创新驱动型和市场拉动型三类适应性学习模式。四是运用CAS理论方法揭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涌现机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发生的涌现就是在宏观层次上出现的不能还原为微观各部分的整体功能,是从其一个状态向一个新的状态的转变,也就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系统的低层次系统功能向高层次系统功能的突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随着主体能力和架构能力的协同提升,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的涌现效应,包括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组织效应。五是基于CAS理论构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这一评价体系由2个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和29个三级指标构成,既反映主体的状况,又反映主体间关系的状况。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SPSS19.0软件测算出各指标的权重,并按照时序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能力进行测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确存在曲折性,并发展了涌现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