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尺度城市自然景观融合的城市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xiaope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改革开放、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和快速城市化产业与人口向城市高度聚集,城市以规模和形态的扩展作出应对和反应。城市发展中,人工建成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是一对相互依存的城市物质构成因素,在城市层级上,大尺度自然景观对城市形态、生态系统有着结构性、基础性的影响,对城市发展形态演变起着支配性和限制性的重要作用,是城市设计不可忽视的要素。论文从我国城市发展的现实出发,对基于大尺度城市自然景观融合的城市设计方法展开研究。   论文共分三个部分:基础研究、设计方法与策略的提出和实证研究。   第一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大尺度城市自然景观进行了阐述,从概念界定、内涵特征以及它与城市的形态关系三个方面强调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并就当今我国城市对自然景观在城市空间扩展中地位与价值的忽视提出疑议。   第二部分通过对国内外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回顾与总结,旨在找出城市设计和大尺度城市自然景观设计的深层次价值取向和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对城市设计和景观设计的常用方法和经典方法进行了梳理比较与总结,从设计方法、设计过程和生态策略三个方面探讨了基于大尺度自然景观融合的城市设计方法。   第三部分结合三个案例实践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大尺度自然景观在城市中的不同相对位置、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价值与作用,选择相应的设计方法和合理的发展模式促进城市与大尺度自然景观的融合,并对城市未来的建设管理和控制提出具有科学意义的对策和执行依据。   论文从理论、对策和实践三方面得出研究结论,对当前我国城市建设、自然保护、景观建构的关系把握上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其他文献
历史街区是城市老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重要文化遗产。它体现了该城市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及建筑风貌,记录着城市的发展脉络。国外对历史街区保护的初
基于可拓学的参数化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是建筑学、参数化设计与可拓学三方面内容相交叉的研究领域。该研究旨在将可拓学与参数化建筑设计的理论与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构建
从对以前的建筑物节约能源的调研中不难发现,基本上是老式建筑结构的方法,用房顶、墙面、地面等构造方法进行建筑物的温度保持和隔绝热能,对于玻璃门窗、幕墙等热损失较大的玻璃
本研究主要关注街道空间构成要素与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为拉萨市传统商业街道的更新提供策略依据。主要借鉴环境行为学的相关理论和国外比较成熟的研究方法,即行为观察法
鄂东南传统民居墙体的营造意匠是鄂东南地区的工艺匠师和广大民众在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技术、审美观念、生活习俗等客观条件下创造出来的,包含着丰富的经验和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再一次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环境保护的热浪,将我们推入了一个环境保护的新时代。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前,我国又在进行着一场空前的城镇化运动
学位
当前,我国大城市多出现低收入人群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导致严重的社会分隔,影响城市健康发展。论文以南京为研究对象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南京市低收入人群居住空间分异产生的机制
长久以来,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于行政类建筑的印象都过多的集中在其高高在上的建筑形象上,而对其建筑内部交通空间这一重要组成部分有所忽视,特别是从使用者的角度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度假酒店在我国得到飞速的发展以及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由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我国风景区度假酒店设计对地域性特征的表达缺失准确性与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