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临床上,参麦注射液用于改善或减轻骨关节炎症状的治疗,显示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课题基于临床上的应用和研究,将参麦提取物制备成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对其进行了工艺优化、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制剂学考察、体外释药性能的评价研究。在现有实验的基础上准确、客观地评价参麦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方法:本课题内容包括参麦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的处方优化、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制剂学评价、体外释药性能的评价研究。(1)处方优化的研究:采用冷溶法对参麦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进行制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对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基质各因素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处方。(2)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建立准确可靠的HPLC分析方法进行参麦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中指标成分人参皂苷Rb1的含量测定。(3)质量评价的研究:建立参麦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的质量评价体系,包括外观、pH值、相变温度测定、凝胶相变时间测定、凝胶流变学考察、凝胶多次升温后粘度复原性的考察、含量测定和稳定性考察。(4)体外释药性能的研究:采用动态透析法,对参麦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与参麦提取物溶液进行了体外释药行为的考察,对其结果进行数学模型的拟合以探索缓释制剂的释放机制,其中以参麦提取物溶液和参麦注射液作为参比。结果:(1)缓释制剂处方优化的研究:参麦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最佳处方为17%P407+3%P188+6.12%参麦提取物。(2)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的研究:本文建立了参麦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中的指标成分人参皂苷Rb1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使用Kromasil-C18(250×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30min,29%~33%A,紫外检测波长为203nm,柱温为30℃,流速为1.OmL-min-1。人参皂苷Rb1在0.01-1.00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294.47x-0.4019,r=0.9998。经方法学验证,测定人参皂甘Rb1含量的高效液相力法符合分析要求并用于制剂的质量标准研究。(3)质量评价的研究:本文建立了参麦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的质量评价体系。参麦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在室温或4。C条件下为棕色、澄明均一溶液;在37℃的体温条件下,转变为棕色、澄明均一半固体凝胶。其pH为5.02(25℃),胶凝温度为34.92℃,相应粘度为1579.52mPa·s,胶凝时间为110.67s。随温度升高,参麦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由牛顿流体转变为假塑性流体,对其经多次循环加热和冷却,其粘度恢复性良好,形态外观和胶凝温度均发生可逆变化。加速试验结果表明,参麦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在25℃条件放置3个月后,人参皂苷Rb。的含量基本稳定,并且制剂外观颜色均匀,无分层现象。本品在25。C和37℃条件下经离心未发生分层现象。(4)体外释药性能的研究:参麦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的体外释放数据拟合结果符合一级方程,即释药特点是按时间变化先多后少的非恒速释药,符合缓释系统的要求。Ritger-Pappas方程扩散指数n=0.7485,说明缓释制剂中药物释放机制为扩散和骨架溶蚀(药物溶出)的协同作用。由此可见,由于凝胶体系在37。C时具有一定强度,分散在高分子聚合物体系中人参皂苷Rb1在溶出的过程中伴随着骨架溶蚀。结论:参麦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的制备方法稳定可行,质量可控。参麦温度敏感原位凝胶较参麦提取物溶液表现出明显的缓释特征并且能够达到完全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