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国际机制的动力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ls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动机的角度对中国参与国际机制的行为进行研究,是为了更好地解释中国对外行为所发生的革命性转变,这对于它未来外部走向的判定具有现实意义.该文基于"国家对外行为是为了实现国家利益"这一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假设,以国家利益的客观层次性和相对可变性为两大基本变量,通过对国际系统、国内系统、观念这三个层面上的国际结构、国际进程、国内结构、国内进程以及认知因素这五个变量展开分析,结合历史研究,得出中国如何根据国家利益的变化来调整与国际机制关系的结论.作者认为,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大国,中国参与国际机制主要是"内驱"的结果,即中国追求国家利益的实现而主动采取的战略选择.同时,我们也充分肯定"外驱"也就是环境因素的推动作用.在各种竞争性的国家利益面前,中国领导人的取舍标准是不同时期国家利益的优先次序,而这种秩序又是由国家利益的客观层次性和相对可变性所决定的.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的大国来说,目前的崛起态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搭现有体系的"便车".中国对于现代化的追求以及自身实力的限制决定了它融入国际体系是一种理性的行为.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阐明了跨国营销战略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市场选择战略、市场进入战略和营销组合策略,并提出了论点 “营销在战略上以竞争为导向,在策略上以消费者为导向”,构建了本研究
本文对网络经济中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的法律规制进行了研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经济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它在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对中
国际合作与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之间的关系众说不一,已经成为西方国际关系三大理论流派争论的焦点,当然,也是当今国际关系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国际气候合作领域的机制——《
在美国这个极富宗教性的国家里,宗教被视作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宗教与全国性选举关系的研究为观察美国宗教与政治的关系提供了很好的视角.该文基于宗教在选举中的影
作为海关特殊监管政策与港口的结合,保税港区是我国经济在全面开放条件下又一次政策与体制的重大创新。保税港区自设立以来,作为政策优、功能强、层次高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充分
公司的盈余分配是股东获取投资收益的重要途径,侵害股东的盈余分配请求权,将直接导致其向公司投资的主要目的不能实现。实践中,有限责任公司中的公司盈余分配纠纷尤为常见。一方
为了纪念我国著名建筑大师戴念慈诞生80周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将于2000年初,公开出版专集,并作为迎接新世纪来临的献礼重点图书之一,以飨广大读者.
本文通过对中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发展的多视角、多层面的分析,就如何进一步加快中西部特色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作者的见解。全文共四个部分。第一章:阐述了特色经济概念的内涵及我国
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计划职能转变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成败.党中央领导和有关专家、具体工作者关于计划职能的转变已
担保是信用关系的法律表现和保障.为此,担保一直以其从属性致力于保障信用的法律形式——债权的实现.随着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诸如备用信用证、最高额抵押等新型的担保品种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