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糖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甜菜糖厂中,经常因为灰分原因而影响产品质量。论文主要是通过分析甜菜糖灰分的组分情况,研讨灰分的成因及影响因素,从而找到降低甜菜糖灰分的措施和方法。论文首先分析了甜菜糖灰分组分情况,包括原料甜菜、生产过程中物料及产品绵白糖,采用原子分光光度法和化学法分析,验证了两种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分析结果是甜菜中无机物阳离子含量大小依次是:钾、镁、钠、钙、铁;甜菜渗出汁无机阳离子含量大小依次是:钾、钠、镁、钙、铁;甜菜绵白糖无机阳离子含量大小依次是:钾、钠、钙、镁、铁;各离子在碳酸法澄清过程的变化情况是钾、钠含量保持不变,钙离子在一清汁中最高,二清汁中最低,镁、铁离子大部分在预灰时得以除去,硫酸根在碳酸法澄清过程逐减。论文分析了糖浆灰分与白糖灰分的关系,认为灰分转移系数(NSC)从大到小依次是:铁、硫酸根、钙、钠,镁、钾。论文比较了甜菜、甘蔗两种制糖原料及其产品灰分组分的差异性。结论是甜菜混合汁无机阳离子含量大小依次是钾、钠、镁、钙;一般甘蔗无机阳离子含量大小依次是钙、钾、镁、钠;淡水甘蔗无机阳离子含量大小依次是钙、镁、钾、钠;咸水甘蔗无机物阳离子含量大小依次是钾、镁、钙、钠;甜菜白糖灰分主要是氯化钾和氯化钠,其次是硫酸钙,一般甘蔗白糖灰分主要是硫酸钙,咸水甘蔗白糖主要灰分是氯化钾和硫酸钙。论文比较了制糖碳酸法和亚硫酸法清净工艺脱除无机物的效果,结论是碳酸法处理甜菜和甘蔗,去除无机物效果是一样的;两种工艺都不能去除钾和钠;碳酸法能去除镁和铁,但亚硫酸法不能。论文解释了灰分进入白糖晶体的机理,灰分因随母液被包裹入晶体内外,还会因被吸附作用而进入白糖晶体内。分析了灰分的性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清净过程中,钾和钠不受影响;镁和铁受预灰碱性影响;钙在清净过程受各因素影响;硫酸根是通过硫酸钙吸附而除去。论文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影响灰分各澄清因素,关联度大小排列顺序依次是:预灰碱度、一碳碱度、二碳碱度、硫漂糖浆钙盐、硫漂汁钙盐、二清汁钙盐、硫漂汁pH、主灰全钙、硫漂糖浆pH。论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预灰、一碳、二碳的碱度分别低于、等于和高于最佳碱度时清汁钙盐含量和色值情况,结果显示碱度对二清汁钙盐的影响大小依次是二碳碱度、预灰碱度、一碳碱度。结合脱色和脱盐,澄清工艺条件应是控制预灰碱度和二碳碱度在最佳碱度范围内,一碳碱度宜采用稍高于最佳碱度。论文探讨灰分控制措施,认为降低灰分的基本原则是注意渗出操作控制和使用质量好的澄清剂。去除钾和钠主要是加强煮糖操作和分蜜操作;去除镁和铁的重点是加强预灰工序的pH控制及主灰加灰量;去除硫酸根重点是加强碳酸饱充的控制;甜菜糖澄清过程的重点是除钙,降低钙盐应控制预灰碱度和二碳碱度在最佳碱度范围内,一碳碱度宜采用稍高于最佳碱度。论文还对树脂脱盐进行了可行性试验和探讨,找出脱盐最佳树脂组合方案。结论是钠型阳离子树脂能很好地除去钙盐,但钠盐会增加;氢根阳离子树脂能很好地除各种盐类,但酸值降低;脱盐最佳树脂组合方案是强碱氢氧根阴离子树脂加弱酸氢根阳离子树脂。论文的特色在于系统地研究了甜菜糖灰分和影响因素,分别从碳酸法工艺、灰色关联度和正交试验三方面分析澄清因素对灰分的影响,增加了结果的准确性。论文还提出了降灰分的措施和见解,可为白砂糖的精炼控制提供参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