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贿罪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engb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刑法对受贿罪的立法规定中有着诸多不尽完善合理之处,使其成为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争论较多,区分罪与非罪界限最为复杂的严重犯罪之一。本文对受贿罪的客体、对象、主体、“为他人谋取利益”的地位、“利用职务之便”的内涵、共同犯罪形态及其法定刑的设置等争议热点与难点逐一进行研究,分析了其与我国刑法基本理论及司法实务的诸多矛盾和冲突,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的完善建议。 犯罪客体问题在刑法理论上是个非常抽象的问题。就受贿罪的直接客体而言,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界就存在着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说、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说、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公私财产的所有权复杂客体说、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和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复杂客体说、“综合性客体”或“选择性客体”说、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说六种不同的表述。文章认为,受贿罪的客体应是公务人员公职行为的廉洁义务与党和政府的威信,并对以上六种观点的不完善与谬误之处一一做了研析批驳。对于贿赂的范围问题学术界与司法实务界也未能达成共识,存在着“财物说、”“财产性利益说”和“利益说”(又称“需要说”)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文章认为根据严格的罪刑法定原则,“财物说”完全符合立法的原意,在司法实践中要严格遵照执行,不得任意扩大贿赂的范围;但是,贿赂腐败现象的现实状况却不以法律的僵硬规定为雷池界限,该说不利于对当前日益猖狂的腐败犯罪的遏制打击。从应然角度来看,刑法不应将贿赂仅仅局限于财物,而应扩充至一切非法利益。“利益说”虽言之有理,但目前还只是理论层面的问题。文章采取折中的立场,主张贿赂的范围既不要仅仅机械地局限于财物,也不能无限地扩张为一切不当利益,而应对法律规定的“财物”作适当的扩张解释,即采取“财产性利益说”。并建议立法机关审时度势,及时对受贿罪对象范围的法律规定按“利益说”观点进行整合修订。 根据刑法第385条及第93条之规定,一般将受贿罪的主体分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准国家工作人员两大类。对于新刑法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及受贿罪犯罪主体范围的界定,虽符合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法律明文规定,但存在些许诟弊。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艺术是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定向在课堂教学领域中的结晶,是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
工程项目管理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工程项目管理是通过对作业标准的掌握来保证生产进度能够符合相关要求,进而实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当前高中化学教学工作中的价值取向也逐渐成为教学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文章立足于研究高中化学教学现状,首先介绍哲学角度下的化学教育价
本文通过三个例子详细分析了含变限积分的未定式求极限的常见方法,并总结了各种方法的特点。
长期以来东莞茶史研究不为人所重视,通过对明清莞邑文人的诗文著作以及方志材料的梳理,发现东莞实际上有着浓厚的茶文化氛围,明清莞邑文人的茶文化意趣与追求,乃是继之以传统
略论美育的本质和美育的建设金雅关于美育的本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认识。对美育本质的历史认识既体现了政治经济现实对于美育思想的历史规范,也历史地规定着美育建设的时代水
本文从受贿罪的立法演变入手,对我国建国初期有关法规、1979年刑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单行刑法、1997年刑法中关于受贿罪的立法内容进行了简要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与
近年来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快速推进,交通路网规划越来越密集,西南地区岩溶区域修建隧道已成为常态。岩溶区域的隧道在修建过程中受高水压溶腔的影响容易出现顶部坍塌、地
通过对1952-2013年全国电网供电量、线损率、供电煤耗等数据的分析计算,计算出1953-2013年历年线损率降低节约的标准煤量和历年累计节约的标准煤量。计算结果表明:1953-2013年
八十年代的历史学在新中国史学的五十多年的发展中处于一种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其既继承了前三十年来的史学意识形态化的特点,又发展了在“新时期”的史学新内容,八十年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