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传统村镇聚落是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反映民族文化意识以及物质文明发展进程的聚居环境,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社会组织结构、物质文化形态和精神文化形态的演进及其特征。传统村镇聚落的外部空间形态变化丰富而有意义,是其精华所在。相比较而言,当代小城镇是在我国卓有成效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导下飞速发展起来的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新型聚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了我国小城镇整体发展的进一步深化。然而,目前的发展状况,并不如我们所料想的那样能够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整体聚居环境,而越来越多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地相近似的外部空间环境,缺陷和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传统村镇聚落和当代小城镇的外部空间问题就成为村镇建设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综合多学科研究成果,以广泛的视角、多元的方法进行聚居环境的外部空间研究。全文分四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部分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第二章主要研究传统村镇聚落的外部空间,分析了在自然生态条件下生成的传统聚居环境,其外部空间不仅是单个的元素,更是外部空间各要素的有机构成部分,而且这种自然形成的聚居环境具有浓厚的意象特征;第三章侧重于研究当代小城镇的外部空间,通过分析其生成机制,总结出与传统村镇聚落不同的外部空间布局特征;第四章是基于以上研究而总结出两种聚居环境外部空间的差异,分析了造成这种差异的诸多因素,并针对两种聚居环境的外部空间提出了各自的发展策略。通过对传统村镇聚落与当代小城镇外部空间的比较研究,其目的一方面是可以深入挖掘传统中的精华,保护传统村镇聚落的空间结构,并持续发展城镇固有的历史格局和文脉特征,另一方面,可以总结、归纳设计原则和方法,对现代城镇外部空间的设计加以指导,提高当代小城镇的可识别性,从而实现从历史研究到当代实践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