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籍理想人格思想论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cat_f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阮籍是我国魏晋之时“竹林七贤”的领袖之一,他以奇特古怪的性情,放诞不羁行为,汪洋飘逸的文采,隐而不露的诗作,为世人所熟知和敬仰。阮籍的父亲名阮禹,甚有才学,能文工诗,又擅音律,很得曹操重用。青少年时的阮籍由于受到其家学的影响,拥有很大的政治抱负。他博览群书,才华出众,但却因时势变化终未实现其早先的理想。面对当时残酷的政治局面,他无奈的放弃了这一追求,转而好庄老之学,形成“大人先生”式逍遥、狂放的理想人格形象,倡一代庄学之风。阮籍的理想人格带有很强的虚无主义色彩,不过他依然沉醉于其中。现实中的腐朽名教和得到功名利禄的方式是他所不取,不愿加入司马氏、何曾一党。对于他来说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已无法让他从中得到生活乐趣和找到人生的意义。所以遗落时事,飘摇于尘外,无比逍遥的“大人先生”就是其心灵的归宿。由于阮籍理想人格浓重的虚无主义色彩与现实和传统封建社会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所以他在实践其理想人格时面临许多困难。虽然阮籍在现实中有时与其理想人格相隔很近,表现为超越礼法,狂放不羁的诸多言行,且这些言行对后世影响很大,但大部分情况阮籍却表现为“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一幅极度苦闷和忧虑的形象。阮籍在当时无比险恶、狡诈的环境当中能够有勇气去实践其理想人格是多么难能可贵,何曾和钟会常想抓住其把柄治罪于他,却因为阮籍多以“醉酒、至慎”及“口不藏否人物”而屡屡落空。在这里本人将主要从知、情、意、行等四个方面的心理特点来分析阮籍理想人格的内涵,让大家能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其理想人格。希望本论文的写作能够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和把握阮籍的理想人格及庄学在魏晋之时的影响。
其他文献
今天,全球化越发展,民族主义之风越盛。尤其是今年3月14日发生在中国西藏拉萨的“打砸烧抢”事件将民族问题由幕后推向台前,研究民族问题与现实密切联系。差不多一个世纪前,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对《易经》的研究——易学,一直处在中国学术的核心地位。上个世纪,由于观念的更新,传统易学获得了极大的思想解放,易学研究获得了空前的发
长久以来,无论是在哲学界,还是在其它学科领域,人们总是忙于对各种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但是很少有人关注问题本身,以至于很多人走了弯路,甚至因为某些假问题而劳命伤财,因此,
成中英是“第三代现代新儒家”中的一员主将,面对当代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的时代潮流,他以比前辈更开阔的视野,更强烈的现实感寻求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力图在“世界哲学”的背景下
法律常识课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基础课,旨在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高职院校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缺乏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内外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建设日益成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影响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创造优秀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村家庭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农村家庭是农村生产生活的最基本单位,也是广大农民群众休养生息的幸福港湾。俗话说得好,家和万事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