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P2P结构的SIP通信系统研究与设计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lcky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SIP通信都是基于C/S模式,能够将VoIP技术与P2P结合无疑是一种新的尝试。本文利用P2P的去中心化,负载平衡等优点与SOP技术相结合,克服了SOP通信中带来的单点失效,性能瓶颈等问题。在P2P模型中,资源定位的实现是个核心问题。本文选择了DHT中的Chord模型作为资源定位模型,Chord模型具有查询跳数少,扩展性较好等优点。但是,没有考虑节点的位置信息,数据没有进行本地化,节点间查询的时延较大。同时,P2P和SOP结合,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既有SOP协议自身安全隐患,又继承了P2P结构的安全威胁。因而安全问题也是该系统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针对这两个关键点,本文做了以下工作:(1)提出了基于P2P分层的网络结构,用于SOP用户的查找与定位。本文提出了一种分层的结构化P2P定位模型DChord。按IP地址将节点分成不同子网。每个子网中的超级节点构成主干网,主网和子网均使用Chord协议进行资源定。定位用户时首先在本子网内查找,失败后才在主网发查询请求,尽可能减少高链路时延的概率。(2)对SOP进行P2P扩展。在P2P-SOP系统中,节点之间的P2P资源定位和SDP通信,都是通过SOP消息进行的。可以通过对SIP的扩展,来完成整个P2P网络节点的注册、查询、路由等主要操作。(3)P2P-SDP安全研究利用Petri网对P2P-SIP进行了分层建模和分析,并针对SIP拒绝攻击中的Bye消息攻击提出了解决方案。对模型的运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该模型的行为符合实际应用的系统。虽然建模分析是针对P2P-SIP系统的,但是对C/S模型下的SIP安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自互联网出现以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软件产品越来越多的被开发并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与此同时,软件产品被人们有意无意的多次进行拷贝,一些非法的攻击者也对
我国是皮革工业大国,但是我国皮革工业的生产方式仍停留在机械化阶段。在皮革生产过程中从鞣前准备到后整理阶段几乎都主要依赖于感官评价,这将很难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如何从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中发现有价值的利用信息,是目前一个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网页自动分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项关键技术,对信息检索、信息过滤、主动化个性化的服
数字视频监控具有传统模拟监控无法比拟的优点,符合当前信息社会中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在一些危险性大、人不可直接观察或者不易直接观察的特殊场合,数字视频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实时系统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要正确的设计出一个实时系统,就要在分析实时系统的早期给出实时系统的正确模型。统一建模语言UML正是用来对复
如何保证传输可靠性的前提下延长网络寿命是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研究所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首先,应用提出了苛刻的端到端可靠性要求;其次,底层的无线通信链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数字签名已在信息安全中的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身份认证、数据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和匿名性。群签名作为一种特殊的数字签名,能够允许群体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如视频点播,远程教育等多媒体业务大量涌现。此类业务占用带宽较高,并具有“点对多点”或“多点对多点”的特征。采用组播技术,可以有效的利用带宽,满足
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保护多媒体信息的安全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门问题。数字水印技术为数字化产品的版权保护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三维模型作为一种新
不断发生的海上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危害越来越大,有效减少海上溢油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相关信息和参考数据进行合理、科学的数值模拟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