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音运用到电影中,极大地改变了电影的本性。画外音作为电影人声的一部分,它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电影叙事方式,也丰富了电影的叙事话语。但对画外音的研究,多被“裹挟”在对声音的研究之中,当它以独立的面貌出现的时候,却又与一部具体的影片相挂钩。所以在浩瀚的电影理论学术研究中,我们总能与画外音不期而遇,但获得的感性之美却多于理性之思。本文对画外音的研究,试图立足电影叙事理论的角度,从多方面探讨画外音的特点。从电影叙事学的角度研究画外音,本文立足从叙事时态、叙事人称以及叙事角度等方向展开,但同时也会结合画外音的某些特性作综合的考虑。对画外音的具体类型、表意功能及美学意义作出分析的同时,将以具体的电影文本为依托,建构相对全面的理性之思。第一章,对电影声音的一个简单概括。首先强调了声音进入电影的重要性,其次,对声音的分类主要从声音的形态、声画关系和声音的特质这三方面展开。本章还重点区分了人声和语言的关系。第二章,集中探讨了画外音的类型。从对画外音的范畴界定入手,区分了广义和狭义的画外音。集中从叙述关系、叙述者和叙事层面这三个角度对画外音的类型和特征进行概括,将画外音分为若干类,并结合具体的文本进行分析,每一类型的画外音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叉而又有所不同的。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画外音在电影叙事中的表意功能。电影叙事学的理论框架内,对画外音的功能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分析。从叙事人称、叙事时间、叙事空间和心理叙事这四方面总结了画外音的叙事功能。第四章,主要阐释画外音的美学意义。从人文性之美和思想性之美这两个角度谈画外音的美学意义。首先,电影应该拥有人文精神和人文情怀,才可能得到观众认可和获得持久的生命力,而画外音能够十分便利地传达人文性之美。其次,思想性也是电影不可或缺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影片的灵魂,没有思想的影片是空洞的。画外音的合理使用就可以大大地增强影片的思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