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电视剧的悲剧性”为研究对象,从“存在”、“价值”与“批判”三个角度来分析、阐述悲剧性在中国电视剧中的具体存在、价值意义和出现的问题。本文认为,电视剧不仅仅是荧屏上的一段影像,而是以电视剧作品为中心与创作者、观众、社会等密切联系的具有整体构成意义的常新的精神流程。绪论部分经过对西方悲剧艺术与悲剧理论的发展变迁、中国传统悲剧的民族特色的分析后,认为,悲剧是门发展而非静止、开放而非封闭的艺术,其核心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为和悲剧有着美学姻缘关系的“悲剧性”自然也与“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精神相通。在分析过程中,除了运用悲剧理论,还主要借助文化研究的方法,因为,电视剧不仅仅是艺术形式,更是文化形式。针对中国当下文化“恶性娱乐化”、“躲避崇高”的偏食、厌食症状,本文从维护文化生态环境平衡的角度来审视悲剧性在中国电视剧中存在的价值以及自身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对喜剧性一味地、盲目地排斥。关于悲剧性在中国电视剧中的存在,论文从宏观和微观(共性和个性)两个角度分两章来阐述。第一章,从宏观角度,从悲剧艺术的共性上,来总结、提炼悲剧性在中国电视剧中的物化形态,即悲剧冲突、悲剧激情、悲剧人物的具体呈现。电视剧,特别是长篇电视剧,叙事时间上的长度优势、蒙太奇对时空重组的灵活优势都使得电视剧的艺术容量比一般的悲剧艺术更丰富。因此,总体来说,不管是悲剧冲突,还是悲剧激情,其中的元素大都以复合交织的形式存在,而能够称的上悲剧人物的在一部电视剧中往往也不限于一人。第二章,从微观角度,结合着电视剧视听语言的特殊言说方式,来审视特定的悲剧性情景在电视剧文本中是如何借助视听元素准确表达的、悲剧意境是如何营造的。从中可以体会摄影机的独特魅力、视听语言的强大感染力,认识电视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在悲剧性表达上的无限潜力。第三章,从对电视剧的批评入手,指出悲剧性的融入可以提高电视剧的艺术品格;然后,基于电视剧作为一门显性艺术、强势文化载体的事实,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来看待电视剧悲剧性的正面意义和价值,分析其对电视文化的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的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做出的贡献;再次,艺术的中心是人,指出悲剧性电视剧对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实现人的精神自由的潜在价值。总之,在当前中国的文化生态中,悲剧性的电视剧可以更好的守望电视剧的、社会文化的、人们自己的精神家园。第四章,准确地说,与第三章的关系不是一个问题辨证的两个方面,而是起到一种排除性的补充作用。即,电视剧的悲剧性要更好的实现其意义和价值就必须将自身存在的问题尽量排除和解决。主要有两个问题:第一,中国电视剧缺乏直面现实悲剧的勇气和艺术表达现实悲剧的能力,以致悲剧性在现实题材的很多领域空白或贫瘠,这不利于现实题材电视剧以及特定题材电视剧的生态平衡,也不是对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正确解读;第二,帝王题材电视剧中的帝王反复以“悲剧英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同时排斥非悲剧英雄形象的帝王出镜,这样的生态失衡更加剧了帝王思想对民主思想的腐蚀,不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由此可见,第一个角度(前两章)的分析中性客观地呈现了中国电视剧悲剧性的存在现状,为后面的论述提供了材料和大的背景。第二个角度本身即可视为本文的写作动机和写作价值,而要更好的实现这一点,就要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批判。文中讨论中国电视剧悲剧性的语境,也是本文观点成立的前提,是当下的各层级的文化生态环境现状,当然也努力使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适应目前的气候条件,而这需要尝试、需要勇气、需要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