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后现代语境下,传统官僚行政文化范式向“话语民主”行政文化范式转变,是建设先进行政文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的实践路径。“话语民主”理论既是行政文化范式解构和建构的理论工具,又构成现代先进行政文化范式的内涵,具有工具性与目的性的双重价值。官僚行政文化向“话语民主”行政文化转变,是一场行政文化的“话语民主”变革,它创造性地以“反行政”的精神对传统的官僚行政文化进行解构,对民主、公正等价值内涵进行建构,以商谈、辩论、尊重、共识为特征,以创设自由、平等、开放的理想交往情境为目标的一种先进的行政文化范式。探究“话语民主”行政文化范式的解构与建构,应从话语理论的渊源入手,深入展开话语分析,先以“话语民主”为理论工具对行政文化范式的哲学基础进行解构与建构,再对传统理性、伦理等价值进行解构,对公正、民主等价值进行建构,突出向“话语民主”行政文化范式转换过程中话语原则、话语有效性与“公共能量场”的重要作用,融入“话语民主”理论内涵。然而,在传统行政文化范式向“话语民主”范式转换的过程中,残存的官僚行政文化范式的遗痕与现实条件不足产生的障碍因素构成了我国“话语民主”行政文化范式建构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价值理念的迷失,强官僚文化与弱公民文化、重官本位与轻民本位;公共精神的孱弱,公民精神不足、行政精神萎靡;官僚体制的阻滞,话语霸权体系的束缚、“话语民主”制度的缺失。基于后现代语境,突破困境与障碍,“话语民主”行政文化范式的建构要从其核心、灵魂、保障、场域四个着力点出发,形成了价值导向、精神引领、制度创新以及话语路径四条可行的路径,推动“话语民主”行政文化范式由乌托邦的理想转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