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特征电气量提取的配电网故障检测定位研究与应用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h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配电网主要作用是为用户提供平稳安全的电能,配电网的负荷多、拓扑复杂等导致了配电网易出现故障。故障类型多为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小容易导致供电系统失常,如果产生电压击穿,将严重影响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因此,当配电网故障发生时,需要及时、准确进行定位并排除故障。当前故障定位方法主要存在定位速度慢、定位精度低等问题,所以开展准确及时的定位对配电网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配电接地故障定位难题,提出一种基于特征电气量提取的配电网故障检测及定位方法。本文内容如下:首先,叙述当前存在的故障定位方法,比较不同的故障定位方法存在的优缺点。以中性点变动运行方式下,电网出现单相接地故障,采用基于特征电气量的故障监测方法进行处理。对故障定位中馈线终端进行去噪,对比不同去噪方法,选择小波变换法作为特征分量的去噪方法,去噪后的故障分量波形明显。其次,分析电网出现SLG故障后暂态过程,找出能够作为故障定位判定标准的暂态电流分量。根据故障定位特点绘制故障定位流程图,开始搭建PSCAD仿真模型,在主馈线不同分支设置故障检测点,确定FTU启动相邻位置,采集故障出现后监测的数据,并根据数据导出暂态电流波形图,比较故障监测点上游和下游特征分量,从而进行故障定位。再次,分析工频量特征故障发生时的特征,分析条件为不同接地方式电网故障。设计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依据检测点相同,暂态零序电流与工频零序电流突变情况确定电网故障区段。利用PSCAD搭建模型,采用电压为10 kV的配电网,进行现场故障定位验证。当配电网出现故障时,采集有效的故障特征电气分量,并对特征电气量进行去噪和提纯处理,与最初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判断配电网故障区段。最后分析现有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根据其特点选用小电流接地故障定位,并将该系统用于配电网中。在变电所开展故障定位测试,安装XJ-100小电流接地故障监测系统,采集合适的故障分量,对故障线路进行检测和区段定位。验证了基于特征电气量的配电网故障定位算法进行故障定位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寄生性线虫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尤其是其中的捻转血矛线虫,为严重危害反刍动物的寄生性线虫之一。尽管使用驱虫药能较好地控制此类线虫,但虫体的耐药性问题却越来越不容忽
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充满各种信息的复杂系统,其基本要素包括:交通工具、路网和出行者。出行者作为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其决策行为构成了路网中各道路上的流量。在日常出
近年来,我国用电需求不断增加,电力事业迅猛发展。为了改善电网供电质量,调节用电高峰,大批抽水蓄能电站得以兴建。而上下库之间频繁的水体交换,改变了下水库原有的实时来水
黑龙江省作为一个大米种植的大省,大米的年产量每年都在全国的前列。但由于黑龙江省不同产区大米质量各不相同,各产区大米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部分商家为获得不法收益而进行以次充好的行为,导致了大米产地信息被破坏,丧失了其在人们购买大米时的参考价值。因此为解决目前大米行业存在的产地混乱问题,提出了大米产地安全溯源方法。大米安全溯源技术包括近红外光谱技术、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等。由于化学溯源技术检测周期较长,
该实践报告基于笔者于2019年4月24日至25日在中国泰山第五届国际高新科技、高端人才、高科技项目洽谈会(以下简称“中国泰山第五届高洽会”)中的口译实践经历。期间,笔者主要为与会的外籍嘉宾和中方人员在宴会、研讨会及商务会谈中提供交替传译服务,促进交际双方及多方顺利交流,达成交际目的。该报告主要包括任务描述、口译过程描述、关联理论概述、口译策略及反馈与反思等内容。该报告主要从关联翻译理论的角度出发,
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是我国主要养殖的几大淡水经济鱼类之一,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提高饲料中的糖水平能够有效降低饲料成本,但是饲料中糖水平过高会给鱼体生长
交通设施的服役性能和运行寿命与复杂运行环境下的路基土工程力学特性直接相关。充分了解不同土体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循环特性,准确预测路基土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累积沉降对
块状超导体由于能俘获高磁场,因此具有巨大的实际应用价值。如:医疗设备、交通运输、电子技术、高能物理等。然而,高温超导体在生产和制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夹杂、裂纹、位错等缺陷。当超导体通过外磁场的磁化时,巨大的机械应力会施加在超导体上,这些应力往往会导致细微裂纹开裂,从而影响超导体的力学稳定性。这将会对超导体的实际应用造成影响,降低超导体的实际应用价值。因此,关于超导体的力学特性的研究一直是学者关
目的:分析探讨前交通动脉瘤破裂的临床危险因素与形态学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149例,依据动脉瘤是否破裂,将患者分为破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细胞膜表面受体中最具多样化的受体家族,它通过将细胞外信号传递至细胞内的效应物而参与多种生理过程,包括细胞代谢、分泌、神经传递,细胞分化和生长,以及炎症和免疫反应等。GPCRs由于参与大量人体病理过程而成为重要的药物靶标,但其在无脊椎动物先天免疫中的功能尚不明确。鉴于GPCRs在多种生理功能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无脊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