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卒中的病因学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uyou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青年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的研究目的近几十年来,全球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增长超过40%。青年卒中患者的预期生命长、劳动力丧失严重,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青年卒中患者病因复杂多样,且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但目前对于该方面的研究仍然不足。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性入组于2013-2020年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含门诊和住院患者)、年龄在18-50岁间、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的患者。提取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由神经科医生按照 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分型对其病因进行分类。并分析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亚组(<35岁及≥35岁)间的病因和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共有538名患者被纳入此次研究。总样本中位年龄为39岁(四分位数间距:31-45),男性占62.6%。男性患者中位发病年龄较女性患者更高(39vs.37,P<0.05)。61.7%的患者存在至少一种经典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其中最常见为高血压(46.7%)。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饮酒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在男性患者和≥35岁患者中患病率更高(P<0.05)。最常见的TOAST分型为其他明确病因型(39.8%),其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34.4%)、不明原因型(13.2%)。TOAST分型的分布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小动脉闭塞型在男性患者及≥35岁的患者中更常见;其他明确病因型在女性患者和<35岁的患者中患病率更高(P<0.05)。结论青年卒中患者病因分布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提示临床医生需要针对患者特点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同时,本队列中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患病率较高,提示在青年卒中患者中开展严格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控制的重要性。第二部分IPSS分型在青年卒中危险因素分类中的应用目的青年卒中患者病因谱和老年卒中存在不同,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主要适用于老年患者,而约15-50%的青年卒中患者被划分为不明原因型,给疾病的后续诊断和治疗带来挑战。本研究使用经过改良的国际儿童卒中研究(International Pediatric Stroke Study,IPSS)的卒中危险因素分类方法,对中国青年卒中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型,并探索青年卒中患者中IPSS危险因素分布的特点。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性入组于2013-2020年间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含门诊和住院患者)、年龄在18-50岁间、诊断为缺血性卒中的患者。提取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病史、实验室检查及脑部影像学检查结果,由神经科医生按照改良IPSS分型标准将患者的危险因素分为10种类型,并分析了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亚组间的危险因素的分布差异。结果共有538名患者被纳入本研究。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9岁(四分位数间距:31-45),62.6%为男性。93.3%的患者患有至少一类IPSS危险因素。最常见的IPSS危险因素为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61.7%),其次为高凝状态(27.3%)、慢性系统性疾病(24.7%)、动脉病(16.2%)和心源性疾病(10.4%)。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危险因素在≥35岁的患者(72.6%vs.41.9%,P<0.0001)和男性患者(77.2%vs.35.8%,P<0.0001)中更常见;慢性系统性疾病在<35岁的患者(34.0%vs.19.6%,P<0.05)和女性患者(43.3%vs.13.6%,P<0.0001)中患病率更高。结论IPSS危险因素分型或可成为辅助卒中传统病因分型的有效工具。同时,IPSS危险因素分型提示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或为将来青年卒中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线索。第三部分中国高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青年卒中的病因差异目的已有研究发现,急性或慢性高海拔暴露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且与低海拔地区相比,高海拔地区的卒中病因存在其特殊性。然而,目前关于我国高海拔地区与低海拔地区青年卒中病因学的差异比较仍缺乏大型队列研究。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双中心、回顾性研究。研究人员连续性入组了于2013年-2021年间分别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和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年龄在18-50岁、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住院患者。结构化记录患者的人口学信息、病史、实验室检查、脑部影像学检查等信息,比较不同地区间的病因分型、血管病危险因素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共入组451人,中位发病年龄43岁(四分位数间距:35-47),男性患者占67.2%。低海拔地区入组239人,高海拔地区入组212人。高海拔地区患者中位发病年龄更大(44vs.41,P<0.05),男性患者比例更高(75%vs.60.3%,P<0.05);高血压(41.0%vs.52.7%,P<0.05)、糖尿病(11.8%vs.25.9%,P<0.05)患病率更低,但吸烟比例更高(47.6%vs.30.5%,P<0.05);病因分型方面,小动脉闭塞型(21.7%vs.8.4%,P<0.05)及不明原因型(39.2%vs.12.1%,P<0.05)患病率更高,而大动脉粥样硬化型(9.9%vs.28.0%,P<0.05)和其他原因型(18.9%vs.45.6%,P<0.05)更低;辅助检查方面,D 二聚体阳性率(51.5%vs.39.3%,P<0.05)更高,血红蛋白均值(167.3±39.9g/Lvs.128.7±26.4g/L,P<0.0001)更高。结论高海拔地区青年卒中的病因分布与低海拔地区相比具有显著差异,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危险因素总体较低海拔地区地区更低,小血管病更多见,血红蛋白均值、D二聚体水平更高,提示血液高凝状态在高海拔地区青年卒中机制中的潜在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IPv6规模应用进入加速期,广电网络IPv6部署也在稳步推进。应用于机顶盒的TVOS 3.0以上系统已经实现了对IPv6的支持,向支持IPv6的机顶盒分配IPv6地址是实现广电网络核心业务向IPv6演进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构建有状态DHCPv6系统,向支持IPv6的机顶盒分配IPv6地址及其他参数,实现了机顶盒接入IPv6网络,完成了机顶盒终端向IPv6的过渡。
<正>约75%的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患者在就诊时已是临床晚期[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Ⅲ~Ⅳ期]。目前,晚期卵巢癌[包括输卵管癌和原发性腹膜癌(以下简称为卵巢癌)]的初始治疗方式有两种[1-4]:(1)首选初次肿瘤细胞减灭术(primary debulking surgery,PDS)。
为了实现4台风机的远程、智能、高可靠性控制,同时需要满足调试方便、每台风机能够正转、反转的功能。提出了一种采用本地控制系统与远程终端指令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设计了一台本地控制系统。本地控制系统有3种工作模式,分别为手动控制模式、自动控制模式、遥控控制模式,可以通过模式开关进行工作模式切换,同时也能够根据预设的控制逻辑进行自动控制模式与遥控控制模式之间的自动转换。手动控制模式下可以根据面板的风机控
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早期,由于激素的剧烈变化以及同伴关系的复杂性和显著性的迅速增加,他们更有可能经历社交焦虑。依恋理论认为,亲子依恋是个体发挥社会交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社交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有研究表明亲子依恋与社交焦虑呈负相关关系,但少有研究深入考察这种关系背后的内在作用机制。基于此,本研究重点考察亲子依恋对初中生社交焦虑的影响,并探讨人际交往能力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在两者之间的作用,通过为
近年来,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冠心病(CHD)和外周血管疾病(PAD)患者的二级预防至关重要,主要以抗血小板治疗为重中之重,然而,缺血和出血风险如何平衡仍然是一个挑战。近年来重要的临床研究显示,长期使用小剂量利伐沙班和阿司匹林联用在二级预防治疗中可显著降低CHD和PAD患者的不良心血管事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本文就利伐沙班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病理生理影响,以及治疗中的有效性及
流体输配管网课程秉承以学生为主体的输入-产出教育理念,充分应用现代化智能教学工具,以翻转作业为素材,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有序开展学生答辩交流,师生互动和点评,从而在教学内容上实现讲解角色的翻转。由于疫情防控,部分学生无法到场说课,可采用腾讯会议等线上方式,在课堂实施翻转,翻转课堂后教师通过雨课堂进行内容测试,并对遗留的知识点进行补充讲评。
<正>热塑性聚苯乙烯(PS)由于廉价和耐用,逐渐成为全球最流行的聚合物之一,但由于其缺乏有效的回收,且难以被微生物高效降解,已经引起了广泛的负面环境影响。因此,寻找新的方法手段实现PS塑料的循环利用显得迫在眉睫。近日,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题为“Insights into plastic biodegradation:
期刊
噬菌体展示技术(PDT)是一种高效筛选疾病靶点特异肽的体外筛选技术。PDT不仅能够筛选出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还可作为药物研究开发的有力工具,目前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及药物研究具有广泛应用。该研究对PDT的原理及其在疾病诊断、药物研究开发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PDT现存的不足,展望其应用前景,以期为PDT在现代医药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期间应用中药汤剂辩证治疗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20-01~2021-06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研究标准者共计104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方式将其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应用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结果: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有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