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保护横向生态补偿引入排污权交易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y_8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源地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上,由于流域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和水资源的准公共物品特性,上游保护、下游受益;源头保护,邻域受益的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对流域水源地区因保护环境而使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带来的损失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已成为流域保护和管理的重要举措。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资源与环境领域外部性问题的一种制度安排,国内外各种形式的生态补偿案例已显现出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对实现区域公平和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是促进流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目前,以水源保护为目的的各种补偿制度,普遍存在资金来源单一、补偿利益主体不明、补偿不到位等问题,这是造成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困难重重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水源地经济社会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的重要原因。由于生态环境功能的多样性和流域内不同区域间利益关系的复杂性,生态补偿必然不能成为简单的上下游之间的扶贫式补助,而应对整个流域内的各种利益关系进行全面考察,在分清权利、责任界限的基础上,提出完整的补偿方案和合理的补偿标准。 水源地居民为保护水源,一方面要加大环保投入,须付出“超额”环保成本;另一方面,发展受到种种限制,存在发展机会成本损失。作为下游地区,享用了上游的洁净水源,理应向上游支付其为加强水源保护而付出的“超额”环保成本;而水源地削减工业企业,限制种养殖行为,为其它支流腾出了环境容量,其它支流地区也应该为此而向水源地支付“机会成本”补偿资金。同时,下游有责任和义务监督上游各支流地区的环境行为,一旦受到上游污染,则可提出污染赔偿。建立在此三方利益关系分析基础上的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才是完整意义上的生态补偿,也才能真正发挥对水源地的保护作用。 本文站在促进全流域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以生态补偿和排污权交易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平等发展权的角度出发,通过深入分析流域内不同区域间的利益关系和现行绍兴市小舜江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引入支流域间排污权交易机制,健全完善流域横向生态补偿制度的基本思路,并对横向补偿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初步设计。其基本思路如下: 尽管出于环境保护的全局考虑,对不同地区划定了不同的生态功能,但因此而限定的不同的污染物排放强度标准,并不能否定不同区域间的居民拥有相等的排污权利这样一个事实。以平等发展权为依据,公平合理分配各区域的初始排放权;以环境功能需要为依据,确定区域实际允许排放的污染物总量,由此产生的差值便可作为交易的对象。从而使水源地牺牲的发展权能通过市场交易的形式得到合理补偿。这是本文最主要的观点,也是建立完善水源保护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环节。 本研究对进一步明确流域间环境权益归属,增加水源地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来源,推进流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为关联技术领域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工程测量作为工程建设中的主要技术基准,在先进技术以及设备的支持下,有效增加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范围,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被征收的农村集体土地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从国家经济建设角度看,这种上升的趋势也是一种必然趋势。随着征地数量的不断上升,一些问题也开始暴
学位
在服务行业里,大多数的成熟企业都在做客户关系管理,以提高企业的客户满意度,扩大企业的忠诚客户群,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样是服务型的医疗行业,公立医院在很长段时间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加强自主创新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技术创
学位
公共管理领域不断进行着新的变革。作为变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出现和蓬勃发展,正日益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以当今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严重不足问题的破解
学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处在转型升级的新阶段,经济社会逐步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期,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渐成为主体。近年来在国民经济行业发展中首次将
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蓬勃发展,科学技术不断更新,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并且在各个行业和领域获得广泛和深入的应用,智能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其应用于机械工程自
在现代管理实践中,绩效管理以其精确量化和易于流程控制等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管理者认同。诸多的案例也证明了其优越性。但在一片乐观的流行论调中,甚少有人研究绩效管理的失
学位
进入2007年以来,关于永煤集团的各项荣誉称号接踵而来:中组部“全国国有企业创建‘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中宣部“2007年全国国有企业十大典型”……这是一个关于国有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也在不断加强,我国外贸形势也在发生转变,进出口产品的质量不断提高。我国原有的出口商品检验监管模式,主要是以出厂检验为主,同时结合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