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文化全球化现象逐渐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而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是全球化的核心问题之一。许多学者已经从文化视角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是应该看到,语言是文化的表征符号,从语言的视角研究文化、尤其是文化全球化现象,应该更具实际意义。在全球化中,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政治经济势力霸权地位在全世界不断巩固,他们的语言与文化也同时向全世界推广,形成了全球化中的语言文化领域全球化潮流的代表。这种语言和文化与当地的语言和文化呈现一种什么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具有什么特征和规律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从理论层面上认识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关系以及文化认同危机等问题。本文以汤姆林森的非领土扩张理论为指导,分析了以卡齐鲁的三个同心圆理论划分的外圈的印度英语、马来西亚英语和延伸圈的中国英语和日本英语的历史发展和变异,通过对语音、语法、句法进行比较的研究方法,试图发现英语语言变体的特征与规律,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标准英语进入外圈和延伸圈之后,由于受母语的影响其在语音、语法、句法等方面发生改变,从而产生变体。研究表明全球化在导致部分文化同化的同时,也凸显了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本土文化。全球化的结果非但是文化的单一化而是文化的多元化,即各种具有民族或地方特色的本土文化多元共存,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