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变应性鼻炎IL-4和GATA-3的表达及鼻鼽宁干预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hn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实验性变应性鼻炎(AR)转录因子GATA-3的表达与细胞因子IL-4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阐明GATA-3与IL-4在Th1/Th2失衡中所起的作用;通过观察GATA-3、IL-4的表达变化,观察中药鼻鼽宁是否具有诱导Th1/Th2细胞平衡的作用,为探讨AR的中药治疗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实验性AR的建立利用卵清蛋白(OVA)作为抗原、AL(OH)3及灭活的百日咳杆菌作为佐剂,注射于大鼠腹腔及足垫行基础致敏;OVA滴入鼻腔发敏。通过行为学观察、HE染色进行检测。2.实验性ARIL-4和GATA-3的表达及中药鼻鼽宁干预研究随机采集20只实验性AR大鼠及10只正常大鼠心脏血,体外分离、培养单个核细胞(MNC)。应用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细胞中GATA-3mRNA的表达和上清液中IL-4含量,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中药组方鼻鼽宁醇提、水提后混合。32只AR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地塞米松组(B组)、中药大剂量组(C组)和中药小剂量组(D组)。观察治疗后症状变化情况,采集大鼠心脏血,体外分离MNC、经ConA诱导培养。应用RT-PCR和ELISA方法检测GATA-3mRNA的表达和IL-4含量,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Wistar大鼠经过基础致敏及鼻腔滴药发敏后,出现明显的AR症状,HE染色示粘膜水肿、嗜酸性粒细胞侵润增加,表示造模成功。2.(1)模型大鼠IL-4水平高于正常大鼠(P<0.05);模型大鼠GATA-3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大鼠(P<0.05);IL-4的含量与GATA-3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2)C组IL-4水平低于A组(P<0.05)与B组无差异(P>0.05);C组的作用明显优于D组(P<0.05)。C组GATA-3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A组(P<0.05),D组GATA-3mRNA的表达与A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成功建立了实验性AR;2.转录因子GATA-3、细胞因子IL-4与A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药鼻鼽宁对AR有治疗作用,且呈现剂量依赖性。
其他文献
目的:  近来通过生物学预测方法以及计算机分析等实验手段,已在细菌的基因组中发现了许多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它们可作为重要的调节因子,参与调控细菌的基因表达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地区115个辣椒疫霉菌株对双炔酰菌胺的敏感性,同时测定了紫外诱导和药剂驯化的10个抗性突变体及其4个亲本菌株对双炔酰菌胺、烯酰吗啉、甲霜灵
在我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战略中提出要大力的发展农业,打造宜居乡村,提升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在我国不断的努力下,乡村
目的:利用Epstein-Barr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羧基端胞浆区的三个重要的功能结构域(CCT,CTAR23,CTAR2)对噬菌体随机12肽文库进行筛选,以发现能与LMP1蛋白羧基端各不同区段直接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的重要病原,近年来临床发现丙型肝炎的慢性化程度较其他各型病毒性肝炎更为严重。HCV表达十种蛋白质的多肽:C、E1、E2、P7、N
本文通过建立大鼠视神经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组织化学、免疫荧光双标组织化学和基因芯片的方法从形态学、蛋白表达和基因表达的角度研究视神经损伤和/或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