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是一座城市“命脉”的根基,所有人类活动的依靠,像血液之于生命、母亲之于孩子、太阳之于万物。就我国而言,随着人口、经济、重要社会关系等资源逐步从村镇向城市转移,尤其近年来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城市水安全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素。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极速发展,人类生存与水资源安全的矛盾逐渐增大,研究评价区域水安全程度对于合理利用水资源和提高水安全程度,现实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水贫困指数(WPI)理论体系是从资源、环境、生态、社会、经济等多学科交叉的角度研究评价区域水资源安全状态的方法。2002年,WPI理论体系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具有计算简单、直观易懂、经济实用的特点,尤其适合我国西部地区(地形复杂,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本文采用水贫困指数理论体系对城市水安全进行评价。主要研究工作与研究成果如下:(1)探讨了城市水安全与水贫困指数的关系。在研究国际国内水安全评价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选取水贫困指数理论体系对城市水安全进行评价。针对城市水安全综合评价问题的复杂性、模糊性、多层次性等特点,并结合水贫困指数的特性,提出了适合甘肃省城市的水贫困指数计算方法。(2)本文依据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和甘肃省发展年鉴,采用WPI理论体系研究评价2013年甘肃省14个地州市的WPI及5项分指数值,根据14个地州市的实际情况确定决定5项分指数的指标因素,并根据人口、经济、面积等因素为14个地州市分配权重,计算出2013年甘肃省的WPI均值。(3)对计算所得甘肃省14个地州市的WPI及5项分指数值逐一进行分析,找出制约其WPI值程度及标准的主要因素,并根据地理位置关系把甘肃省14个地州市划分五类,对五类地区内的地州市的WPI及5项分指数值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影响区域内地州市WPI值的关联因素。对甘肃省14个地州市的WPI及5项分指数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列对比,直观的反应出影响其WPI值程度指标的大小关系,并建立甘肃省城市的WPI数据集,为合理利用和研究评价水资源提供数据依据,完善WPI理论在甘肃省的应用体系。最后根据撰写本论文中遇到问题提出展望,为研究工作提出更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