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列斐伏尔和赫勒作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杰出代表,他们都是从最微观的日常生活世界出发来对人的生存境遇和现实活动的状态进行反思和探索。然而,即便是对同一个理论的研究,不同的研究者也有不同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列斐伏尔作为日常生活批判领域的开创者,他通过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系统研究,成功地把哲学目光由宏观社会领域转向更为微观的日常生活领域,并由此开启了对现代资本主义全面异化社会的批判,为后来哲学思想家探索人类的发展道路开辟了一个新的价值范畴;而赫勒作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她的日常理论独创之处在于把日常生活视为全部社会理论、思想文化、历史本源的基础,使其理论更为贴近个体生活。同时,她对日常生活自在性的批判也为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发展赋予了更多的现实意义。本文分别对列斐伏尔与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对概念界定、异化批判的方向和理论实现的具体进路等方面的不同进行了阐述,总的来说,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主要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生活存在的异化现象的批判;而赫勒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则是对日常生活内部结构和图式自在性的批判。同时,二者的理论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他们在发展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时都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发展和改造,又同样对日常生活主体寄托着改造现在生活状态和扬弃日常生活异化的强烈期盼。所以对列斐伏尔与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打破单个人思想研究的局限,在比较和分析中更好地探索现代日常生活世界中人类的发展状态。通过对列斐伏尔与赫勒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多角度比较,可以引发人们对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不同价值的思考,这不论对人们现代的生活还是中国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在新时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