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毫米波雷达因其无需穿戴、不依赖光线、不泄露隐私且感知精度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手语识别,这不仅能够打破听障语障群体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沟通障碍,而且可以辅助家庭智能生活交互。传统手语识别系统在面临环境变化、用户位置变化以及用户动作偏差(目标域)时识别性能不佳。现有无线感知技术解决此类问题时需要进行大规模数据采集或是从较多设备部署中提取与域变化无关的识别特征,这会带来很大的数据采集、标记成本和计算成本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72422,61972316); A3前瞻计划项目(62061146001); 陕西省创新团队项目(2018TD-026); 陕西省国际合作项目(2019KWZ-05)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米波雷达因其无需穿戴、不依赖光线、不泄露隐私且感知精度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手语识别,这不仅能够打破听障语障群体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的沟通障碍,而且可以辅助家庭智能生活交互。传统手语识别系统在面临环境变化、用户位置变化以及用户动作偏差(目标域)时识别性能不佳。现有无线感知技术解决此类问题时需要进行大规模数据采集或是从较多设备部署中提取与域变化无关的识别特征,这会带来很大的数据采集、标记成本和计算成本。本文针对在源域训练样本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利用单套毫米波设备提升系统在目标域的识别率和鲁棒性问题进行探索,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毫米波信号的跨域手语识别系统mm Sign,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环境变化导致系统跨环境域识别性能下降的问题,本文从毫米波信号中提取到与环境无关的动态速度信息(Dynamic Velocity Information,DVI)和动态距离信息(Dynamic Range Information,DRI)特征,实现零成本的跨环境域识别系统。针对位置变化导致系统跨位置域识别性能下降的问题,本文充分利用DVI和DRI的时空特性,通过数据增强构造出不同位置域的数据,代替在目标位置域采集到的训练数据,降低mm Sign系统在跨位置域识别的数据采集代价。2)针对不同用户的动作偏差导致系统跨用户域识别性能不佳的问题,本文基于伪标签技术构建了一个域适应神经网络DANet(Domain Adaptation Network)。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有标签的源域数据和带有伪标签的目标域数据联合训练网络,使DANet学习源域到目标域样本的映射关系,减小域之间数据分布差异对识别系统性能的影响,最终提高系统在目标用户域的识别性能。本文在2个不同环境、5个不同目标位置,对10位用户、20个手语手势进行了毫米波数据采集和识别。所提出的mm Sign系统在源域、跨环境域、跨位置域和跨用户域的平均识别率分别为99.16%、96.5%、91.16%(最高可达96.23%)和90.62%,这证明了mm Sign系统跨域识别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其他文献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90%以上,是国家正常运行的保障。税收筹划是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允许下进行税收管理与筹划的一项活动,是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控制企业成本的重要途径。税收管理与筹划作为企业财务重要部分,通过合理的税收筹划,可以减少企业税务支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已逐渐认识到税收筹划的重要性,但是在税收筹划过程中,部分企业忽视了税收筹划风险,容易出现违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从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等方面完善了培育目标,细化了实施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师要立足课程建设实际、社会发展实际、学生成长实际和教学实施实际,积极探索教学优化策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思政课学科风采。
“以图导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其优势十分多元,可以有效满足当前初中地理课程的标准要求,推动学生的认知发展。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需要科学融入“以图导学”方式,实现教学全过程的有机贯穿,加深不同层次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分析以及应用等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质效。
本科生科研的理念来自于19世纪德国洪堡在创立柏林大学时确立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之后,本科生科研作为一种育人手段广泛地应用于欧美高校。随着国家对高质量、高技术人才的渴求,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体现科教融合和科研育人要求的本科生科研越来越成为提升本科生教育质量、培养国家紧缺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研究型大学作为培养高质量创新型人才的主力军,在观念上对开展本科生科研采取了支持
教师能否实现教学改进是落实新课标理念的关键。新课标为教师的教学改进指明了方向、确定了重点、提供了支持。新课标背景下,要实现教师教学改进,必须尊重其渐进性,把握改进的节奏;重视其社会性,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关注其持续性,强调对教师已有经验的改造。具体而言,学校要科学规划,为教学改进构建良好的支持环境;教研组要聚焦新课标的核心主题,探索整合的教研方式;教师个人要积极反思,实现自适应的教学改进循环。
<正>一、深度学习的内涵与问题背景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笔者在本文以“南极地区”的教学为例,浅谈初中地理深度学习的策略。二、初中地理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1.创设冲突的学习情境。认知心理学认为,激发内在动机的最有利的方法是将学习者放入具有冲突的情境之中。冲突的学习情境能有效地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造成其心理上的悬念,使学生
2020年8月底9月初,捷克参议院议长维斯特奇尔不顾捷克总统、总理反对和中国大使馆的严正抗议,一意孤行地率团前往台湾地区进行所谓"访问",严重损害了中捷两国关系,助涨了"台独"势力的气焰。通过对捷克高层言论、国内主流媒体报道、智库评论等文献资料的梳理与分析,不难看出捷克议长此行的动机不仅受个人政治倾向及其所在政党对华态度的影响,也与域外势力的推波助澜密不可分。中方应审慎分析捷克国内反华势力的动向,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不足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我国同属儒家文化圈的日本与韩国分别于2000年和2008年建立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并形成了完善的体系,我国也于2016年展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通过总结日本与韩国的成功经验,运用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立足我国发展国情与实践,以期为解决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长期护理服务可及性,满足老年人多层次的养老、照护需求提供参考
“双减”政策下,如何“减负”不减教学质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是思政课堂实施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研究方向。评价激励机制是构建高效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堂教学的关键。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长效激励机制提升策略的研究,改进教法学法,改善学习习惯,培养思政课程科学思维,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