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微纳材料制备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n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分子自组装是近年来备受重视的领域,它将极大地促进超分子自组装的发展。同时带动信息,能源,生命,环境和材料科学学科的发展。超分子自组装到目前在无机-有机杂化材料、微孔材料、分子器件、配位聚合物等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本文在实验室“一锅煮法”制备得到含2,6-吡啶二酰亚胺基的[1+1]和[2+2]Schiff碱大环基础上,并进一步考察反应的选择性条件。通过对不同反应物浓度,H3PO4的酸度,反应温度,以及溶剂极性等对反应选择性的考察,最终达到分别获得纯[1+1]Schiff碱大环的合成条件和纯的[2+2]Schiff碱大环合成条件。并且进一步研究了非共价相互作用诱导大环超分子自组装行为。研究表明:(1)从[1+1]Schiff碱大环能组装获得3种不同尺寸,都是具有核壳结构的微球。[1+1]Schiff碱大环溶于CH2Cl2-THF(V/V=1:1)的溶剂中能形成凝胶。(2)从[2+2]Schiff碱大环能组装获得1种尺寸的微球,并且是具有实心结构的微球。[2+2]Schiff碱大环在不同的溶剂中可以形成其它特定形貌的自组装产品。(3)从前体二胺和二醛衍生物通过Schiff碱缩合成环作用,生成的[1+1]和[2+2]Schiff碱大环自组装形成微球为核壳结构。在此基础上,利用制备的[1+1]和[2+2]Schiff碱大环自组装成的微球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考察。一、Schiff碱大环La、Lb的选择性合成考察及表征二胺A和二醛B的合成:以水杨醛为原料合成二醛1,10-二(2’-甲酰苯氧基)癸烷A;以2,6-吡啶二甲酸为原料合成了N,N’-(2-胺基苯基)-2,6-二甲酰亚胺吡啶B.[1+1]大环La和[2+2]大环Lb合成及表征:用二胺A和二醛B作为反应物,通过采用甲醇-水混合溶剂和在磷酸催化作用下得到纯[1+1]大环La.用二醛B和二胺A作为反应物,用甲醇-正己烷混合溶剂,在磷酸催化作用下得到纯[2+2]大环Lb.采用1H NMR、IR、MS对大环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培养和X-单晶衍射技术对大环La、大环Lb单晶进行结构解析。二、对大环La、Lb自组装微球条件考察及表征考察了大环La在不同酸及酸度、溶剂极性等因素对自组装微球及微球尺寸的影响,并且获得了微球的组装条件。再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微球的热稳定性及微球在相应溶剂中自组装形成凝胶进行了考察。对La和Lb大环自组装微球的生长机理及结构,进行了考察并表征微球的热稳定性。获取大环Lb自组装微球的形成条件。采用热分析、高分辨质谱(MS)、FT-IR、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对微球进行表征。三、[1+1]和[2+2]Schiff碱大环微纳颗粒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考察在制备得到[1+1]和[2+2]组装微球基础上,进一步考察了两种微球对四种金属离子(Cu2+、Mn2+、Pb2+、Hg2+)的吸附性能。四、结论含2,6-二甲酰亚胺吡啶结构骨架的Schiff碱大环在阴离子识别研究中是一类广泛受到关注的人工阴离子受体。基于类似结构的大环,通过分子间非共价相互作用进行的微纳材料组装迄今少有文献报道,本文研究将为类似结构的大环在微纳材料组装及应用研究方面开辟新的途径。
其他文献
在混凝土结构中使用不锈钢钢筋,可以提高结构在恶劣环境下的耐久性,减少维护和维修成本。迄今为止,国内外对不锈钢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已进行了研究,但针对大震作用下不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到2020年实现基本建成法治政府”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为推动这一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党中
尤恩·乌格罗(Euan uglow,1932-2000)是英国当代的具象绘画大师。他的绘画创作方式独树一帜,他始终坚持认为画面本身所表达的独特视觉语言足以体现要表达的内容,但事实上他的
目的:介绍应用多个扩张器修复儿童巨大黑素细胞痣的经验与体会。方法:自2002年3月~2012年2月对27例儿童巨痣患者应用75个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男性14例,女性13例,年龄3~12岁,平均年龄7岁
农村教育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关注重点之一,也是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重点关注对象之一,对农村贫困地区教育问题的关注与解决影响着我国公平正义的实现。近年来,在国家精
目的:采用不同消解方法消除二氧化钛对铬检测结果的影响,筛选最佳消解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氢氟酸法和薄膜过滤法这两种消解方法对10批样品进行消解预处理,用原子吸收测定法测
2018年以来,我国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显突出。党中央国务院也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来缓解此问题,但短时间内的政策刺激未必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必须探
目的:探讨双侧完全性唇裂的修复术式和技巧。方法:45例双侧完全性唇裂患儿于6~9个月时行前唇原长法修复,封闭鼻底,行前庭沟加深及口轮匝肌重建,侧唇红唇肌瓣修复中份唇红缘和唇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