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FA分析方法的我国电子信息上市企业成本效率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_L_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是信息化的基础和支撑,也是工业化中最活跃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先发展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促进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是强国之根本。电子信息企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微观构成主体,其经营业绩和竞争力直接决定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竞争水平。研究电子信息企业的效率状况,对于认清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把握提升效率的关键并制定相关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Battese and Coelli(1995)的横纵面资料、随机边界(SFA)模型为基础,建立超越对数函数形态的随机成本边界模型,运用Frontier4.1软件,针对中国78家上市电子信息企业,估计2003年至2006年的相对成本效率,并分析了研发支出、企业规模和企业多元化与专业化的经营模式对成本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支出与成本效率呈正相关关系,即研发支出越多,成本效率越高。企业规模与成本效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关系,而从经营模式来看,多元化经营的企业在成本效率方面优于专业化经营的企业,范围经济的存在可能是产生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  总结实证研究结论并联系实体经济可以看出,我国的电子信息上市企业大部分仍以劳动密集型的业务为主,范围经济性的存在更体现了企业资本和劳动力的专业化水平不高的状况,尽管如此,增加研发支出以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对提高企业成本效率仍起着关键作用。研究发现企业没有实现规模经济性,可能是现实中企业经营存在资源浪费和管理体制过于落后等原因所致,针对研究结果反映出的以上几类问题,本文给出提升电子信息企业成本效率,进而提升产业竞争力,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城市土地是现代产业、科技文化教育和人口集聚之所在,是一切城市经济社会活动赖以实现的载体。城市土地利用研究是城市问题研究的重点之一,将城市生态与城市土地利用相联系进行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在我国目前的融资体制下,商业银行是社会资金融通的主要渠道。尽管近年来商业银行
WTO后过渡期是国内银行提高自身实力迎接外资银行竞争的关键时期。未来银行的竞争是新兴业务的竞争,尤其是中间业务的竞争。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抓住时机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增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早开发开放的区域之一,在改革开放近30年的历程中,展现了经济增长强劲的一面,不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突破和创新。但随着区域经济差距的扩大,该地区内部及其与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贸易余额的迅速增长,人民币汇率问题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议题。而其中,中美贸易问题一直是学界和政府争论的焦点和关注的兴趣所在。从2005年7月21日开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