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情感思想及其美学意义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tzj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古典哲学和古典美学中,情感问题显得十分突出,围绕着情感所发生的情与性、情与志、情与欲、自然与道德以及个体与群体等诸多论辩贯穿整个哲学史、美学史,情感作为人对现实关系的核心性因素,理应成为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就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对于情感的描述、分析和研究散见于各类哲学、思想文化、心理学等的著作,但真正以情感范畴作为理论研究主要对象,来建构体系并探讨其美学意义的作品却相对较少,情感思想及其美学意义的研究具有相当的重要性,研究的成果却相对不足,对于研究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因此本文选取其作为考察点。此外,以“言志说”为肇端的中国情感美学思想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内涵不断丰富,由“情”与“性”,“情”与“志”的复合及其内在张力引发出各种情感关系,极大拓展了汉代情感思想的维度,审美情感由先秦重整体性实用主义逐渐向着重个体情结的维度转换。汉代对情感的审美特征的体认不断加深,对情感的审美地位也有所提升,对于文的自觉、人的觉醒也具有重要意义,这样汉代情感思想就把对中国古代情感美学思想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正是在此基础上,魏晋玄学所提倡的情性自然,使得魏晋士人进一步越名教而任自然,对情感的高度重视成为魏晋时期一种时代性特征。显而易见,汉代正是从先秦到魏晋情感美学思想转折的关节点。然而,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及研究视角的局限,夹持在先秦和魏晋情感美学思想高峰之间的汉代,其情感思想的美学意义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较为全面而系统的探讨,因此梳理、研究汉代情感思想及其美学意义对于探究情感对于汉代美学的影响,在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的地位和价值,对于审视中国古代情感美学思想的构成、发展和转换,以及中国特有的美学话语逻辑和模式的建构也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综合分析研究现有资料的基础上,以汉代情感思想的历史性发展演变为线索,充分把握汉代儒道情感思想在不同时期的表现,深入挖掘其美学意义和价值,凸显出其演变的阶段性特征,探究艺术中所蕴含的丰富审美情感,努力展现出汉代情感思想的演进历程及其审美意蕴拓展、提升的过程,并分析这个演进过程对魏晋及中国古代情感美学思想转型的影响。本文共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通过对当前汉代情感思想的研究背景、意义以及现状的探讨,指出目前研究的缺憾,对古代情感思想研究的相对不足,对于研究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其次,为本文研究的相关概念如:情感、审美情感、情感思想等进行了界定;再者,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及方法。第一章先秦情感思想及其美学意义传统历史文化和美学思想的源头正是先秦,只有溯源才能更好地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和中国古代情感美学思想发生、发展及其演化的过程。本章首先从文字释义上对先秦相关文献中的“情”字进行简要解诂,指明“情”字在早期文献中所包含的意义是极为丰富的,其中“情感”的释义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普遍;结合传统文献典籍和新出土的文献,深入探讨先秦情感理论的内涵和美学思想;分别从生理、心理和应感机制等方面对情感的生发机制进行探析,并探寻外部自然社会因素对主体情感的影响。第二章汉代情感思想的发展脉络及美学意义通过对汉代情感思想的纵向历史考察,揭示汉代情感思想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其美学意义,理清其发展脉络。以儒、道两家思想的沉潜与勃发,融合与汇通为线索,把汉代情感思想的发展演变分为汉代初期、汉代盛期、汉代中后期以及汉代末期四个时期,深入分析每个时期重要思想家及其著作情感思想所折射出的美学意义,抓住不同时期呈现出的理论形态和特征,探讨汉代情感思想之美学意蕴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原因。第三章艺术中的审美情感审美理论的研究与审美实践相结合。艺术作为情感的典型表现形式更多地保留了情感的原生态和本真面貌,是审美情感研究的重要资料。在论证汉代情感思想的美学意义时,注意把它们返回到文学、乐舞和书法等艺术审美创作实践及理论探讨中。把理论特征同具体的审美现象融汇起来,在与艺术实践的联系中揭示其审美价值,使得抽象的范畴同生动丰富的现象互为印证、交相呼应,展示出汉代情感思想的审美价值。第四章汉代情感思想的时代特色从宏观宇宙观和人性论角度对情感思想的来源及其发展进行阐释,发掘出宇宙观和人性论对汉代情感思想的影响。进而揭示出在汉代大一统政权的统摄下,美刺与比德、比兴成为世人不可规避的话语策略,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能使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把握汉代情感思想的时代特色及其美学意义。第五章汉代情感思想的美学地位提出汉代情感思想特别是其审美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是走向审美自觉的重要表征;通过对汉代情志观与先秦、魏晋情感美学思想的联系进行考察,分析汉代情感思想承上启下的作用,提出汉代情感思想是“言志”说到“缘情”说的枢纽,由此较为客观合理地评价汉代情感思想的美学价值及其地位和意义。结语部分收束全文指出本文通过梳理汉代情感思想发展演变的历程,理清其发展脉络,以期更好地理解其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文脉上的发展理路更加清晰直观,并简要分析汉代情感思想对当下人类精神危机的启示作用,由于本文论题的性质,在研究的过程中自然要涉及美学、哲学、心理学、文化学、诗学等方面的内容,需要运用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视角来对汉代情感思想及其美学意义进行研究。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坚持大传统与小传统相结合的视野,将对汉代情感思想研究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分析研究传统文献资料,并以新出土的文献加以补充说明;在充分展现主流思想的基础上,对小传统中所展示出的情感思想及其美学意义加以阐释,力图对汉代情感思想的概貌做出令人信服的探察,这是本文还原历史的创新目标。此外本文坚持纵(历时)、横(共识)两个向度相交叉结合的方式来考察汉代情感思想的发展和演进及其美学意义,这是本文写作范式的创新目标。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定和引领公益文化事业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方向,公益文化事业和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公民道德建设有赖于公益文化事业的发
受害人同意是被告针对原告提起的故意侵权之诉而主张的抗辩事由。在美国侵权法中,有效的受害人同意可以表现为很多形式,包括明示的同意、未传达的同意、表面上的同意以及默示的
随着我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大环境下的发展逐渐深入,企业集团的跨国发展趋势也愈益明显,这意味着我国企业更多地倾向于集团化经营,组织结构呈现跨所有者、跨行业的特点。对于
采用室外盆栽实验,研究了梭鱼草、再力花、黄花鸢尾、千屈菜、大聚藻五种水生植物对城市公园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五种植物对公园污染水体有较好的净化效果,TN、TP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和途径,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开展30年来,遵循“受
随着通信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OTN光传送网技术已逐渐成为骨干传送网的核心技术,1870TTS是为适应这种技术趋势而新研制的OTN光交叉设备。然而现有的光网络规划工具都基于传统
二战期间,红外成像技术首次在战场上应用。在随后的一段时间此技术主要应用于军事领域。但近些年,随着红外探测器的不断发展,红外成像技术已不仅仅用于军事领域,在诸如遥感探
<正>台州市黄岩区管好用活农村文化礼堂,以明确的精神导向,通盘推进和深化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着力打造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精神家园。价值引领与建筑审美相统一规划导向与施
关于甲午海战失败的根本原因,历来众说纷纭,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北洋海军腐朽"。但"北洋海军腐朽"说的论据并不充分、扎实。长期以来,人们之所以误读甲午海战的败因,乃
游戏化学习作为信息化教学的研究热点,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如游戏化学习网站的发布等。然而,这些网站的游戏化学习有很多面向的是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掌握,没有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