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首次探讨应用点穴疗法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干预效果。旨在证明在上午5-7点间按摩太渊、涌泉、足三里和三阴交四个穴位可以促进早产儿对呼吸的控制,从而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为点穴疗法的临床运用提供实验证据,拓宽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番禺院区产科出生,并收治于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胎龄28-33周早产儿146例,随机分为两组,点穴组71例,对照组75例。对照组仅接受早产儿呼吸暂停常规药物氨茶碱治疗。点穴组相对对照组接受氨茶碱常规药物治疗以外,每天上午5-7点之间接受点穴疗法,每天一次,共7天。选取穴位为太渊、涌泉、足三里和三阴交共四个穴位。观察并记录点穴治疗操作前后早产儿疼痛评分(PIPP),并比较两组早产儿至纠正胎龄37周期间呼吸暂停发生次数、重新使用呼吸支持时长、总氧疗时长、住院天数、达到全量喂养日龄以及出生后四周内每周体重增长值。其余治疗措施同对照组。研究所采集全部数据结果录入IBM 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本次研究总共纳入研究对象161例,排除严重皮肤破损者1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例、肺支气管发育不良患儿2例、败血症患儿4例、颅内出血患儿2例、死亡1例,最终有效病例146例。点穴组71例,对照组75例。点穴组与对照组研究对象在性别、出生体重、生产方式及胎龄等一般资料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相比,点穴组研究对象总用氧时长(天)与呼吸暂停次数均有所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点穴组患儿需要重新使用呼吸支持率、达到全量喂养日龄及每周体重增长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接受一个疗程点穴疗法的早产儿疼痛评分(PIPP)平均分为(9.82±2.94),小于12分。表明点穴疗法不会引起早产儿明显的疼痛感。对点穴组研究对象每次操作的疼痛评分进行单组重复测量分析得到F=1118.986,P<0.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太渊、涌泉、足三里和三阴交这四个穴位的点穴疗法对早产儿呼吸暂停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可以降低早产儿呼吸暂停发生率和总用氧时长,但其对喂养、体重等远期指标的影响还需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2.点穴疗法属于无创性操作,对早产儿的不良刺激较小,是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良好辅助措施。3.点穴疗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发展前景,应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