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氧化物的气相合成、结构表征及发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s44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碳纳米管为代表的一维纳米材料已成为纳米科技领域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这些材料中,氧化物半导体一维纳米材料又受到了特殊的关注,这不仅因为丰富多样的氧化物纳米结构不断被制备出来,更因为氧化物中阳离子价态可变、氧空位浓度可调,从而氧化物半导体的性质可以有效调控。发展新合成方法、拓展新体系、合成新结构、探索新性能是当今重要的研究热点。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一维氧化物纳米材料的气相合成和光致发光性能的研究。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ITO衬底上Sn掺杂ZnO纳米线的制备及生长机制、光学性能研究
其他文献
我国湘、鄂、浙、赣、桂、川、陕、黔诸省区富产含碳页岩(石煤),探明储量为618.8亿吨,其含VO品位多在0.3%~1.0%之间,其中(VO)≥0.5%的石煤中VO储量为7707.5万吨,是我国钒钛磁铁矿中VO
碱土金属(如Sr,Ca)掺杂的钙钛矿锰氧化物属于典型的强关联电子体系。其中,由于电荷,自旋,轨道自由度之间强烈的耦合作用,表现出庞磁电阻效应(CMR)、金属.绝缘体相变、电磁相分离等
由于渗硼温度较高(一般在850℃以上),会带来能源消耗大,工件容易变形,渗层脆性大、易剥落等问题,限制了渗硼工艺的使用范围,在A1相变线以下进行低温渗硼,能改善渗层性能、降低能耗
随着导电材料应用领域的拓宽,以高聚物为载体的新型导电材料发展越来越迅速。填充型导电复合材料打破了传统导电材料的发展模式和理论研究,为市场中敏感型导电材料的开发与应
本文从结构和形态出发,设计合成了不同形式的多重响应性材料,研究了它们的刺激响应以及形态变化过程,并尝试了对模拟药物的负载和释放。主要工作如下:(1)以螺吡喃(SPMA)、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酯(DMAEMA)为单体运用ATRP的方法,得到POSS杂化的多重响应性聚合物POSS-(PSPMA-co-PDMAEMA)。该聚合物对光和pH具有响应性在水溶液中,可以通过光或改变溶液pH值来改变胶束的形态,
千百年来,高硅红砂岩(紫砂岩)作为弃方,未能成为制砖、陶的主要原料,根本原因没有文献报道。高石英原料烧制品易开裂,是制品强度不高的根本原因,这个问题一直未解决。本论文立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