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小纳米钛酸锂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j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尖晶石型Li4Ti5O12(LTO)具有充放电过程中“零应变”、循环性能优异、电压平台平稳的特点,被视为最有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然而,钛酸锂电子导电和离子导电能力欠佳,严重影响倍率性能,限制了其广泛应用。离子掺杂、表面包覆、减小颗粒尺寸等方法被广泛用来改善钛酸锂负极材料倍率性能。其中,减小钛酸锂颗粒尺寸能够有效缩短锂离子和电子传输路径,提高倍率性能。固相反应法由于可规模化放大而具有较强实际应用前景。但是固相反应存在合成产物颗粒尺寸分布不均匀,形貌不规则,粒子尺寸增长和团聚难以控制等问题。因此通过固相反应方法难以合成小尺寸钛酸锂颗粒。基于此,本论文采用可放大固相反应法原位合成钛酸锂/碳微纳杂化材料,以提高钛酸锂电化学性能。第一,采用可放大固相反应方法成功合成分层结构LTO/C微纳杂化材料。超小钛酸锂纳米颗粒(直径约17 nm)均匀嵌入微米级连续碳基质中。首先采用双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树脂单体作为溶剂和碳源,可控合成具有不同碳含量、二氧化钛颗粒大小、以及晶型的TiO2/C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将TiO2/C复合材料与Li2CO3进行高温固相反应,原位制备LTO/C微纳杂化材料。碳基质对固相反应过程中钛酸锂颗粒生长起到有效抑制作用。LTO/C微纳杂化材料与含有商用LTO颗粒的LTO/C复合材料相比,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在175 mA/g下循环1000次后,LTO/C微纳杂化材料可逆比容量仍保持在185 mAh/g,容量保持率为91%,而对照样品可逆比容量仅为135 mAh/g,容量保持率为78%。LTO/C微纳杂化材料倍率性能,特别是在大电流密度下,也明显优于对照样品。第二,采用高温CO2活化方法调控LTO/C微纳杂化材料钛酸锂颗粒大小、结晶程度以及碳基质含量。对本论文第三章所合成不同碳含量钛酸锂/碳微纳杂化材料,在800℃下,采用二氧化碳,分别活化处理4、8、12小时。作为性能对比,对同样样品在800℃下采用空气气氛热处理8小时。研究发现,LTO-A-CO2-12h与LTO-B-CO2-8h样品由于具有良好结晶性能、无二氧化钛杂相、钛酸锂颗粒较小(20nm、28nm)、碳基质含量合适等特点,电化学性能得到有效改善。具体而言,首次充电比容量分别为139 mAh/g和148 mAh/g,循环1000圈后,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2 mAh/g和123 mAh/g,容量保持率分别为90%和83%。最高电流密度8750 mA/g下比容量达到65 mAh/g和76 mAh/g,对比空气热处理样品锂电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因此,采用高温CO2活化处理,在合适温度以及时间条件下,能够在碳基质质量分数、钛酸锂颗粒结晶程度以及钛酸锂颗粒大小等方面达到优化,使得钛酸锂/碳微纳杂化材料在1-2.5V电压窗口下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得到大幅改善。
其他文献
快速移除表面冷凝水滴在提高冷凝传热效率和防冰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冷凝微水滴自移除(CMDSR)功能的微纳结构表面的制备方法已被广泛研究,其快速、低成本和批量化制备是关键。本学位论文表征四种生物表面的微纳结构与润湿行为,将具有良好CMDSR功能生物表面的纳米结构通过微注射压缩成型(μ-ICM)技术复制到聚丙烯(PP)表面得到具有CMDSR功能的复制物,以多孔阳极氧化铝(AAO)为模板通过μ-IC
全球能源问题日益严峻,环境问题也日渐突出。开发新型高效的能源技术以及新的能源材料成为解决社会能源环境问题的重要方式。锂离子电池这一清洁高效的能源装置受到广泛的关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原发性高血压(Esse
有效的提高换热效率,对于降低能耗、确保发热设备的安全至关重要。池沸腾换热因具有需要的辅助设备少、噪声小、换热系数大等优点,被广泛作为高热流设备理想散热方式。梯度金
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类对合金的需求越来越多,且越来越高,目前,传统合金已经很难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了,于是研究者们突破传统理念,发展一种新的设计理念,即多主元合金也称高熵合金,现在已被国内外学者和研究者所关注。基于高熵合金的概念和特性,高熵碳化物、高熵氮化物、高熵氧化物、高熵硼化物等高熵化合物也迅速发展,而且高熵碳化物和高熵氮化物具有优异的性能。然而,高熵化合物的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研究仍然很
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具有承载能力强、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但是齿面接触点处相对滑动速度大,胶合和磨损失效情况严重,为此学者们提出了滚动圆锥包络环面蜗杆副,利
相比于人们对锂电池其他正极材料的深入研究发现,富镍系LiNi0.8Co0.1Mn0.1O2(NCM 811)材料因其高能量密度及低成本被认为在电车上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中,NCM 81
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因其高的放电比容量、高能量密度被认为是便携式电子设备、大型储能电站和电动汽车最有前途的候选材料之一。层状LiNi0.6Co0.2Mn0.2O2(NCM622)正极材料具有最
目前温室效应以及其他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友好型自然工质二氧化碳因其诸多优点,正逐渐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二氧化碳由于临界温度低、临界压力高,在制冷和热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新型可替代能源,其开采研究已经引起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重视。全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中有90%以上的为泥质粉砂类型。该类型的储层胶结强度低,水合物分解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