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庆国教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总结及其治疗脾胃病的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solar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庆国教授师从著名中医专家刘渡舟先生,是我国首批中医专业博士学位获得者之一。王庆国教授教学、行医40余年,临床取法仲景,善用经方,不拘时方,用药精当,对多种消化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类疾病、心脑血管病以及妇科、儿科等疑难杂症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疗效突出。1王庆国教授的学术思想渊源王庆国教授1969年参加工作,做过赤脚医生、卫生员,1972年进入辽宁中医学院学习,毕业后在辽河油田职工医院从事中西结合工作7年,奠定了扎实的西医临床基本功,198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师承中医药大家刘渡舟教授,曾得任应秋、程士德、赵绍琴等名家授业;临床上随刘渡舟、王绵之、赵绍琴侍诊,得其点拨;工作后也非常注重访学各处名家,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内经》重视阳气、关于脾胃病的纲领性治则、呕胆之说等等,张仲景创立的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体系是王庆国教授学术思想形成的根基。朱丹溪、李东垣、温病学家及张锡纯中西汇通的观点,都影响了王庆国教授学术思想的形成。在此基础之上,他全面继承了刘渡舟教授的学术思想,临床上注重抓病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灵活使用柴胡剂、泻心剂的基础上,辨证用药方面亦有所发展,在继承和发扬刘渡舟先生学术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诊断治疗的准确性和综合性,深刻体现了其学术传承的脉络。2012年王庆国教授负责的“燕京刘氏伤寒流派”,名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64家全国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单位之首,为推动流派学术传承做出了很大贡献。2王庆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概述和合通平,重视肝脾。从对健康的总体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总体把控上,王庆国教授认为“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条件,“气血通畅”与“调达平衡”相辅相成,治疗时主张“通畅气血”与“调和阴阳”并重,指出和阴阳之法重在“通”与“平”,旨在恢复自然枢机之性。认为人身之中有少阳表里之枢和脾胃上下之枢,在通畅气机、调和阴阳的功能上相互协调。临证重视顾护建运脾胃,谓其为临证第一法门,强调组方药物的攻补、药味的寒温、药性的升降要平衡合度。常用柴胡汤剂和泻心剂以和少阳、运脾胃。辨病辨证,古今接轨。在临床辨治原则上,王庆国教授强调要“辨病辨证相结合”,辨病为先,辨证为主。在辨证用方时,善于举一反三,只要病机相同,即打破原有方证的应用格局,扩大经方的使用范围。老师遵照刘老“古今接轨”的思想,虽善用经方,但不薄时方,善于将经方与时方合方应用,以应对临床上错综复杂的病证,取效良多。用药尊经,广采众长。在遣方用药上,王庆国教授数十年致力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研究,常以经方的加减法举例,强调仲景用药的精华所在,临证用药常宗仲景心法。此外还历时近20年编写《<本草纲目>精校注》,对李东垣、叶天士、张锡纯等后世医家的学术经验也多所用心,还十分注重民间效验方,遍读医书,广采众长,临证用药平和,不开贵药、蛮补药,临床取效显著。内外兼治,针药并行。在治疗手段上,王庆国教授治病时不拘泥于内服方,主张内外兼治,除内服药外,还配合外洗、外敷以及按摩等多法共施。老师早年在基层七年的西医内科大夫从医经历,不仅打下了扎实的西医临床基础,而且磨练出了一手过硬的针灸本领。对于难治性疾病单纯用药物治疗力所不逮时,常配合以针刺或灸法,收效显著。知常达变,分步治疗。在临证思维上,王庆国教授谨记《伤寒论》“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不仅掌握病之常态,而且熟知疾病动态转变,知守善变,不落窠臼。注重根据病情的轻重分步治疗,强调用药须中病即止,勿伤正气,特别注意病人体质,斟酌用药。对于慢性病,缓解期常予丸药调理善后。视野宽广,传承发扬。在学科发展上,王庆国教授认为发展中医要基于传统,但不能囿于传统,现代与传统并不是绝对矛盾和对立的;要善于利用现代科技的方法和手段,但又不被其束缚。强调作为中医药继承人,“临床是基础,科研是先导,教学是职责”,三者均不可偏废,唯有将三者紧密结合,才可提高理论水平,增强临床疗效,明晰机理内涵,才能更好的体悟、传承和发展中医。3王庆国老中医药专家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概述四诊合参,尤重舌诊。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王庆国教授尤其重视舌象。认为舌象变化对脾胃病诊治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对脾胃病的辨证用药有重要价值。舌之苔为胃气蒸脾湿上潮而生。舌作为消化系统的一部分,犹如人体外露的内脏,内脏的生理与病理变化通过望舌能客观地反映于外,是病情变化最灵敏的外象反应。舌象对脾胃病反映迅敏而准确,望舌是诊治脾胃病的重要依据。重视气机,兼调肝胆。脾胃居于中焦,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胃阴阳相因、升降有序、协调统一才能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输布。而肝脾“左升右降”,调节全身气机,又相互制约,因此肝胆脾胃息息相关。脾与胃燥湿相济,木能疏土则脾滞以行,肝与胃土木相关,肝主疏泄而藏血,脾主运化而生血,正常情况下,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脾胃升降适度,纳化有权,化源有继,气血轮生,肝得此而长养,更好地发挥疏泄条达作用。补泻兼施,侧重各异。脾与胃同居中焦,脏腑相关,互为表里。在病理情况下,脾胃常常同病,但各有侧重。实则阳明,虚则太阴。胃病多实、热,脾病多虚、寒。而脾胃同病者则多寒热错杂,虚实兼夹。老师根据这一病机特点,在临证用药时常补泻兼施,寒热同调,动静结合,侧重不同。临床应用半夏泻心汤时,非常注重通过调整方中辛苦药味与甘药味比例的变化,而使全方的补泻作用有所侧重。巧妙变通,活用合方。当经方难以适应临床复杂的病因病机病症时,活用合方可以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既可以经方与经方合方、经方与时方合方,又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方相合,具体则需据证灵活变通,巧妙化裁。如王庆国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药物常选用半夏泻心汤合百合乌药散。此二方契合本病脾胃虚弱,寒热错杂,气机不畅的病机特点,以辛开苦降,行气养阴,平调阴阳为主要治则。4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的王庆国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用药规律研究通过收集、整理2013年—2015年王庆国教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反流性食道炎的处方,使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的药物使用频次以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处方规律,探讨总结王庆国教授治疗脾胃病的用药经验。研究结果发现,王庆国教授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常配伍百合、乌药,益智仁、煅牡蛎两个药对;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常用药物多出自柴胡桂枝干姜汤和薏苡附子败酱散,其中当归,白芍药物组合出现频次最高;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常用药物多出自半夏泻心汤和小柴胡汤,其中半夏与黄芩/煅牡蛎最为常用。王教授治疗三种脾胃病常用药中都含有半夏泻心汤中辛开苦降的核心药对,印证了三病均有寒热错杂的病机存在。据其常用药对及合方用药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多伴有胃阴虚、脾阳不足等;反流性食管炎多伴有肝郁、胆热;溃疡性结肠炎则以脾阳虚湿热重为主。综上,通过挖掘整理王庆国教授治疗三种常见脾胃系疾病的用药规律,结果体现了王庆国教授治疗脾胃病“和合通平、重视肝脾、补泻兼施、侧重各异”的学术思想,以及恢复脾升胃降气机平衡的治疗理念。此外,研究中还总结出了王教授常用的新方,如“百合乌药泻心汤”和“益仁牡蛎泻心汤”,已申请相关新药研发课题,将通过规范的基础研究,客观评价这些新方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系统探讨其成药性,以期将临床经验再次转化回归临床,从而提高脾胃病的临床治疗水平。本研究通过使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王庆国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反流性食管炎的用药规律,获得了传统的医案整理及统计学处理所不能获得的新知识、新信息,对于王教授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及经验的系统梳理及传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对王庆国老专家治疗脾胃系统疾病学术思想、用药规律的总结及梳理,分享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可为后学者提供宝贵的财富,亦可为新药研发及临床转化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持。
其他文献
作为二十世纪最知名的时尚插画师之一,勒内?格鲁瓦的创作汲取了东方艺术与西方艺术的精髓,逐渐形成了个人特色鲜明的插画风格。勒内·格鲁瓦以独特的服装设计描绘风格著称,并
以丙烯腈、异丁烯、浓硫酸、脱水剂等为原料 ,用新工艺制备了 2 -丙烯酰胺基 - 2 -甲基丙磺酸 (AMPS)。考察了合成条件对产品收率的影响 ,确定了合成AMPS的最佳工艺条件 ,异
犊牛腹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具有病因复杂、发病普遍的特征,通常发生在1月龄以下的犊牛中。这主要是由于犊牛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较差,易于受到各类环境因素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它逐渐渗透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同样也渗透到教育与教学当中。外语教学因其教学特性,成为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重要舞台。文章就正确认识技术与信息技
为提高对现有交通资源的利用和提供更加有效的交通管理方法,阐述了一种城市交叉口基于信号灯和元胞自动机的智能控制系统的框架结构.建立了由两个单车道构成的单个十字路口交
针对当代战争形态变化对炮兵战斗行动提出的诸多挑战,以我军炮兵战术理论为依据,借鉴美军"基于效果作战"理论,提出了一个具体的炮兵火力打击行动示例。通过运用"基于目标"与"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常见的严重危害母婴健康的妊娠并发症 ,目前其发病机理尚不明确。近年 ,许多学者提出胎盘或滋养细胞缺血与妊高征发病关系密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及胰
由于浅水战争和不对称威胁,要求在中短距离上攻击各种目标,但这种条件常常严重地阻碍了反舰导弹性能的发挥。同反舰导弹相比,大口径火炮要便宜得多,能更加即时地使用,且快速
为综合开发利用荷花,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荷花不同花期、不同部位的挥发油,利用气-质联用仪测定挥发油的组成成分,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整个
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在塑造学生专业思维和提高学生专业认可度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充分体会到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与